今年1至6月,山西煤炭産量下滑11.6%,焦炭産量下滑21%;煤炭産業工業增加值下降20.6%,焦炭産業工業增加值下滑42.6%。“難看”的數字中,折射出山西的煤炭産業之“危”。
煤之於山西,屬“基因”優勢,煤焦産業也由此成為山西經濟的“當家花旦”。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之下,加上安全生産形勢嚴峻,去年下半年以來,山西煤焦産業步入持續下行軌道。
今年4月,山西省政府出臺《山西省煤炭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其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全力推進山西煤炭産業整合。到2011年,山西全省煤炭礦井總數減少到1000個,到2015年減到800個。通過産業資源整合,大幅提高産業集中度,到2011年,山西省將形成3個億噸級和4個5000萬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大集團煤炭企業産量佔全省的75%,到2015年佔80%。今明兩年,山西將投入713億元,建設、改造大型礦井48座。同時,嚴格煤炭行業準入門檻。
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一方面重創了山西結構單一的煤炭産業,同時也成了調整、升級煤炭産業的大好機遇。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發展煤炭循環産業,提高煤炭産業的上下關聯度:延伸煤—電—鋁、煤—焦—化、煤化工等産業鏈,加快産品結構、産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煤炭産業優化升級,進行資源綜合利用。
2008年,山西省編制實施了《山西省煤炭工業循環經濟推進計劃(2008—2012)》,完善了14個循環經濟園區建設規劃。目前,同煤塔山、焦煤古交、陽煤貴石溝、潞安屯留、晉煤寺河等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已經初具規模。今明兩年,山西省將投入811億元,在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建設206個煤炭循環經濟項目,以突破單一煤炭産業發展模式。
同時,山西變“賣煤”為“賣電”。年初,山西省和山東省簽署了晉電入魯的協議;國內首條特高壓示範工程——湖北荊門至山西長治的交流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正式投運。山西提出加快晉東南能源基地建設,建設若干個大型坑口發電廠和火力發電廠;建設10條“晉電外運”通道,其中1000千伏和500千伏各5條,增加輸送能力3000萬千瓦。(記者安洋、劉鑫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