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晉可持續發展力排名靠後 循環經濟破重化工困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28日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山西省煤炭産量超過全國總産量1/4,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山西選擇發展循環經濟破解能源重化工業困局,在構建循環經濟的模式、延伸循環經濟産業鏈、發展循環經濟等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

    “山西省可持續發展力排名全國第二十六位,生存支撐系統排名全國倒數第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學校長謝克昌痛心地説:“以煤炭、冶金、電力、焦炭為支柱的山西能源重化工業要走出困局,發展循環經濟是必然選擇!”

    7月21至25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工程院共同組織的“循環經濟專家行”活動,在山西省進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循環經濟處處長郭啟民陪同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涌、謝克昌等10多位院士、專家,深入國家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省山西省4家循環經濟試點企業進行調研指導。

    構建循環經濟模式 太鋼 45億生産“綠色鋼材”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建立的“採掘—焦化—冶金—電力—建材”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讓專家們讚嘆不已。

    太鋼是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在2008年中國企業500強中列第四十六位。近年來,太鋼自主投入資金45.7億元,採用“綠色鋼材”生産裝置、焦爐、高爐煤氣及余壓發電等幾十項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循環經濟技術,産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率均遠優於國家標準的要求。

    “太鋼模式能否向全行業推廣?45億投入這麼大,經濟賬怎麼算?”專家們認為,太鋼以高附加值産品為核心來發展循環經濟産業鏈,這種有遠見的大思路,才是其他企業能夠學習借鑒的。

    “發展循環經濟不是簡單地降低資源消耗,而是要使資源盡可能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達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減少廢棄物排放目的。”金涌院士表示,太鋼發展循環經濟的模式值得認真研究。

    專家認為,我國發展循環經濟首先是一種資源節約戰略,不僅要對工業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循環利用,更應注重生産源頭減量化和産業技術升級,做到承擔資源——産品——消費過程的“動脈産業”和承擔廢棄物收集運輸、分解分類及再生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的“靜脈産業”相結合。

    延伸循環經濟産業鏈 潞安礦業 16億“煤變油”

    山西省五大煤炭生産企業之一——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16億元,于2007年建成投産的煤變油國家試點項目引起專家關注。

    有專家認為,煤變油作為一個園區的産業鏈延伸方式需要進一步論證,因為煤變油的能源轉化率只有26%,不僅浪費資源,也是一種高能耗、高排放産業。

    但也有專家表達了不同看法:用新的測算方法發現,煤變油的能源轉化率實際上可達38%,有利於充分利用低燃值和高含硫煤炭,不僅增強了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也為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做好了技術儲備。

    謝克昌院士表示,煤炭企業必須立足於煤炭來發展煤化工産業,煤化工産品的選擇要講究經濟性、技術性和環保性,這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大背景所要求的。

    夯實循環經濟基礎 陽煤豐喜 拋棄“末端治理”

    國家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山西陽煤豐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曾是一家民營企業,近年來先後完成了500多項技術改造項目,使“三廢”排放率明顯降低、利用率明顯提高。但公司仍然面臨著企業佈局分散、信息和技術不對稱、人才匱乏等困難。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和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齊建國認為,發展循環經濟必須夯實三個基石,即制度和法律保障、技術支撐以及文化道德教育等。

    環境保護部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王揚祖表示,純粹的工業污染防治是一種“末端治理”,只投入而不産生經濟效益,發達國家早已放棄了這種技術路線。因此,應將循環經濟體系、清潔生産體系納入我國的國民經濟總體規劃,以構建高效、節約、環保的現代産業體系。(潘少軍)

 
 
 相關鏈結
· 兩部門聯合印發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工作指導意見
· 我國將推進綠色製造業 發展"綠色GDP"和循環經濟
· 河北青龍山神廟循環經濟示範園綜合項目緊張施工
· 北京將建4個循環經濟生態園區 滿足50年垃圾處理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