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共和國的足跡——1951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30日   來源:新華社

    1950年10月14日,政務院發佈《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制定了上中下游按不同情況實施蓄泄兼籌的方針。新中國水利建設事業的第一個大工程拉開了帷幕。治理淮河的第二期工程中,民工在河南省泌陽縣板橋水庫工地施工。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1950年10月14日,政務院發佈《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制定了上中下游按不同情況實施蓄泄兼籌的方針。新中國水利建設事業的第一個大工程拉開了帷幕。

    1950年七八月間,淮河流域發生了特大洪澇災害。河南、安徽兩省共有1300多萬人受災,4000余萬畝土地被淹。中共中央接到的一封電報中説:有些災民,因躲水不及,爬到樹上,有的被毒蛇咬死。毛澤東主席看到此處,不禁流下了眼淚。7月20日,毛澤東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須考慮根治辦法,現在開始準備,秋起即組織大規模導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導淮,免去明年水患。”

    當人民政府決心根治淮河的消息傳到淮河流域的時候,數千萬群眾熱烈擁護中央治理淮河的決定。

    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于1950年11月底開工。數十萬民工和工程技術人員奮戰在治淮工程的工地上。參加治淮工程的架子車工人邢玉普説:“我看到成千成萬的農民兄弟日夜不停地勞動。他們挖的挖、裝的裝、抬的抬,就像一支有組織、有紀律的部隊,緊張、愉快地勞動著。這是自古以來都沒有聽説過的大事情。”1951年5月,中央治淮視察團把印有毛澤東親筆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四面錦旗,分送到了治淮委員會和三個治淮指揮部,極大地鼓舞了治淮大軍的士氣。到1951年7月下旬,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這期工程共完成了蓄洪、復堤、疏浚、溝洫等土方工程約19500萬立方米(其中溝洫工程土工約1億立方米),石漫灘山谷水庫一座,板橋、白沙兩處山谷水庫的一部分,潤河集蓄洪分水閘一座,其他大小涵閘62處,谷坊155座。

    治淮一期工程的竣工,保證了1951年淮河流域的豐收。滿懷喜悅的農民,紛紛給毛澤東寫信報告豐收情形。皖北壽縣迎河區大店鄉32個雇農在信中説:修了潤河集分水閘,使我們這裡20多年不收的湖地都豐收了。夏天收了一季好麥子,現在我們又收了一萬多斤秫秫(高粱);不要半月還能收一萬多斤稻子。現在,我們鍋裏有了麵食,身上穿了新衣,買了一些農具,日子越過越好了。

    1951年冬,淮河兩岸人民又投入了治淮二期工程的戰鬥中。1952年7月,治淮二期工程結束;1953年的治淮工程又開始了緊張的籌備。經過8個年頭的不懈治理,到1957年冬,國家共投入資金12.4億元,治理大小河道175條,修建水庫9座,庫容量316億立方米,還修建堤防4600余公里,極大地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

 
 
 相關鏈結
· 共和國的足跡——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 共和國的足跡——1949年: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 人大常委會將開展畜牧法執法檢查和水利建設調研
· 黑龍江省謀劃現代水利建設 三年投資將達412億元
· 陳雷考察了解太湖流域水利建設、管理和改革情況
· 我國將按擴大內需總體部署加快農村水利建設速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