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做永遠的志願者”——北京奧運志願者這一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記者 李江濤)一年前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上,170萬志願者的微笑成為北京最閃亮的名片,他們辛苦的付出和週到的服務感動了全世界。一年後,許多奧運志願者仍繼續在志願者的道路上前行,做一名志願者成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的生活方式,志願服務常態化也在北京成為現實。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學生李菊,這位來自四川北川的羌族女孩,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有幸作為志願者代表走進“鳥巢”,接受新當選的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的獻花。

    “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個人”、“北京市十大志願者”、“2008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北京市‘五四獎章’獲得者”……面對諸多榮譽,李菊顯得很平靜,她説:“很多人都以為我變了,但我還是以前那個我,這些榮譽並沒有給我帶來多大的改變,反倒平添了些和別人接觸的障礙”。

    奧運後密集地出席各項活動,打亂了李菊的大四生活。“奧運過後,我的學習的確有些耽誤。”李菊無奈地説,“因為我的志願者經歷,每天都有記者來採訪,平均下來一週要接受兩個採訪,有時候一天就要接受三四個採訪。”

    剛進大學時,李菊就懷著對志願者工作的嚮往加入了學校的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開始參與各種志願服務活動。她長期堅持到京郊多所打工子弟小學支教,利用週末去敬老院照顧老人,給老人們表演節目,陪老人們聊天散心;去有特殊兒童的幼兒園,陪先天智力缺陷孩子玩耍;去交通繁忙的路口做交通協管志願者,幫助維護交通秩序……參與志願服務,難免要幹一些臟活、累活,也要犧牲很多休息時間,但李菊覺得,只要是做有意義的事,做對別人有幫助的事,自己辛苦一點沒有什麼。

    如今,李菊以優異成績被保送到北大讀研究生。“志願者的路還長,我還要繼續前行,我還想參加更多的志願者活動”,李菊已開始考慮在北大如何繼續她的志願者活動。前幾天,她和同伴一起再赴四川,進行“青年領袖社會發展夏令營”的前期準備工作,繼續她的志願者之旅。

    與李菊一樣,清華大學博士生梁蘇會也曾當選過“北京市十大志願者”,也是位“明星志願者”。奧運後,小梁到聯合國志願服務合作項目辦公室做了一名志願者。她還是清華紫荊志願者研究生服務團團長,負責校內研究生志願者服務項目。

    “思考奧運前我從哪來,決定奧運後我到哪去,得出的是相同的答案:繼續做一名志願者,做一名永遠的志願者。”梁蘇會説。

    在她看來,奧運給人們帶來的是更高漲的志願服務熱情,無論在社會上還是在學校都是這樣。清華校園裏有一大批奧運會志願者,怎樣保護好這些奧運財富、怎樣讓志願者不流失,尋找志願服務資源、開發志願服務項目,讓志願者們有服務的內容,這些都是梁蘇會和她的團隊努力做的工作。

    “現在的工作比奧運期間更加辛苦,項目沒有奧運那麼有吸引力,組織工作沒有奧運那麼週密,很多服務只源於一個線索,更多更瑣碎的工作在前面等著,這些都更考驗我的主動性和耐心。”這是梁蘇會對現在服務的感受。每週有三個下午她到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服務,晚上和課餘時間忙學校的志願服務,週末往往在踩點或是從事志願服務中度過。

    奧運給梁蘇會帶來的除了能力的提升,更有對志願服務的重新認識。她説,奧運後清華校內報名志願者的人一直很多,甚至還有已經畢業的人發來郵件想加入志願者隊伍。“可能每個還未成為志願者的人都憧憬著對方巨大的改變,或是感動人心的畫面,但只有經歷過志願服務的人才知道,大多數志願服務都是小事。志願服務改變的是自己,讓自己的心態更平和,讓自己更有責任感。”

    從志願者到志願者團隊的組織者,一路上既有笑聲也有汗水和淚水。梁蘇會感慨道:“有時候工作遇到瓶頸,也會覺得很鬱悶,但卻不得不把它做好。看著項目在手裏一點一點實現,那麼多熱情的同學報名,希望參與進來,讓我沒有退路,不得不把它做好。”

    常有人問梁蘇會,在清華8年,做了這麼長時間志願者,不會煩嗎?她回答:“我們根本不擔心奧運會後志願者熱情減退,相反,擔心的是如何開發更多的志願服務項目,讓大家盡情釋放‘願’動力。在我看來,數百萬人心中的‘願’動力,才是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

    像李菊、梁蘇會這樣的優秀志願者,在北京還有很多很多。來自北京市誌願者協會的統計,北京已有志願者隊伍5萬支,人數超過200萬。這些志願者隊伍包括青年志願者、社區志願者、科普志願者、扶殘助殘志願者、禁毒志願者、應急救助志願者等,累計服務時間超過5億小時。

    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鄧亞萍説,目前,北京正積極籌建志願者聯合會,著力打造“北京市誌願者之家”,傳承轉化奧運志願服務項目、開發新項目,市級志願服務項目已達1021個。同時,探索規範志願者培訓工作。借助聯合國志願服務合作項目,引進國際先進經驗,面向公益實踐項目負責人、團體會員負責人以及骨幹志願者開展培訓。此外,還不斷優化志願服務社會環境和氛圍,包括加大對志願者工作的財政支持力度,擴大並建立志願服務基金會,等等。

    在北京,志願者隊伍正在壯大,志願服務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志願者正在改變著北京,改變著中國。

 
 
 相關鏈結
· 兩千余名四川西部計劃志願者出征奔赴四川各災區
· "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 上海世博志願者同慶世博會倒計時300天
· 十一運會儀式志願者選拔啟動 分初選等三個階段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