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中國成立60年民族區域自治:歷史選擇 不渝探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歷史的選擇 不渝的探索
——新中國成立60年民族區域自治巡禮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

    這是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人民以自己的智慧進行的探索——

    1947年5月,在新中國即將誕生的曙光裏,我國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宣告成立。從此,民族區域自治——一個解決民族問題的“中國模式”開始在中華大地實踐。

    從貧窮走向富庶,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落後走向進步……60年來,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指引下,我國各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艱苦奮鬥、矢志有為,實現了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巨大發展和深刻變革,以堅定的足跡,走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歷史選擇推動深刻變革——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其對中國國情的準確把握,推動了中國民族關係和民族發展模式的巨變,增進了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這是艱辛的探索……

    寧夏同心縣原名豫海縣。1936年10月,紅軍在這裡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政權——豫海縣回族自治政府,這是中國共産黨運用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最早實踐。

    如何確保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的政治地位,如何保障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持續發展,如何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民族關係……新中國成立後,儘管已有內蒙古經驗,但在全國範圍內,採取何種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制度解決民族問題,剛剛帶領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中國共産黨人進行著深深的思索--

    中國千百年來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不同於內地的特殊政策,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久遠歷史淵源;

    中華文明史是一部各民族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更是一部多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歷史,各民族經濟密切聯絡、文化高度依戀,對共同的祖國母親飽含深情;

    1840年以來救亡圖存的鬥爭中,共同的家園、共同的命運、共同的覺醒,把各族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空前的民族團結成為中華民族獲得新生的源泉……

    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相結合,歷史因素和現實因素相結合……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人民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偉大的開拓精神,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開創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中國民族問題的解決之路--民族區域自治。

    “新中國成立之初,在民族問題上實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的民族區域自治,而沒有採取聯邦制或其他形式,是由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民族問題專家毛公寧指出,作為保證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共同繁榮發展的制度,民族區域自治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産黨“民族平等”的基本理念。

    “我們要像糯米粑粑一樣團結得不可分開。”“中國是一個碗,我們都是裏面平等的水,一個離不開一個。”“中國是個大盆,我們要團結得像盆一樣結實,沒有一點裂縫。”傣族、佤族、拉祜族、哈尼族……1953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籌建之初,各少數民族代表的火熱話語,令曾任雲南省政協主席的劉樹生至今記憶猶新。

    “民族平等是各族人民的本質要求,黨的民族政策的種子播進這塊肥沃的心田裏,當然迅速生根、發芽、開花。”劉樹生説。57年前,他帶領雲南省委民族工作隊跋山涉水20多天從昆明趕赴西雙版納,參加自治州籌建工作。

    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第一次參加鄉級普選投票,第一次作為代表到拉薩去開會……從1959年民主改革到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拉薩市堆龍德慶縣馬鄉設興村老主任西尼洛桑和村民們有著太多值得高興和紀念的經歷。

    “我記得分到田地的時候,年輕人通宵達旦地唱歌跳舞,很多人喝得大醉,就在青稞地裏睡著了。”回首往事,69歲的西尼洛桑臉上溢滿笑容,“那幾年因為好事不斷,老百姓天天都是樂呵呵的。”

    “回顧歷史,比較現在,我最深刻的體會是西藏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的農奴主失去了封建特權,整個西藏卻獲得了新生。”年逾九旬、曾任舊西藏“噶廈政府”四大噶倫之一、家族曾是西藏最大農奴主之一的拉魯·次旺多吉説,“一項政策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於它讓大多數人受益。”

    1947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群眾大會”的盛大與熱烈,在當時只有10歲的烏恩其心中烙下深刻記憶:廣場上的人群歡呼陣陣,很多人喊啞了嗓子、拍痛了雙手。自治區政府成立親歷者、今年84歲的高萬寶扎布動情地説,自治區的成立具有兩大意義:一是維護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一是蒙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真正當家做主,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

    ……

    從雅魯藏布江畔到長白山下,從西雙版納雨林到塔克拉瑪幹沙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建立自治區,成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改天換地、建設美好家園的全新起點。

    60年來,我國55個少數民族以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方面取得巨大進步的生動實踐,向世界宣告了民族區域自治這一“中國模式”的厚重、堅實與珍貴。

    這是解決民族問題“中國模式”的偉大結晶——

    迄今為止,我國共建立了155個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並以1173個民族鄉作為補充。

    五大自治區中,內蒙古自治區國內生産總值由1947年成立時的5.3億元躍升至2008年的7761.8億元,經濟發展增速7年位居全國第一;寧夏回族自治區由1958年成立時的3.29億元增至2008年的1070億元;西藏自治區由1965年成立時的3.27億元增至2008年的395.91億元,連續8年保持12%以上的速度增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由1955年成立時的12億元增至2008年的4203億元。廣西壯族自治區則由1958年成立時的146億元增至2007年的超過5900億元。

    “中央對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等政策,給西藏提供了充分的發展空間。西藏人民從此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走上了社會主義的光明大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享受到了平等的權利。”回首雪域高原近一個世紀的滄桑,經歷過舊西藏上層社會政治傾軋、曾任1959年武裝叛亂叛軍總司令,後來當選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的拉魯·次旺多吉説。

    今年41歲的阿布都許庫爾·熱合木圖拉出生在烏魯木齊一個普通家庭,一個維吾爾族、漢族、回族雜居的小院落見證了他的青少年時光。“那時候,大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猶如一家人。小朋友之間不分你我、不分民族、情同手足。渴了在你家喝杯水,餓了在他家吃塊馕,從來沒有隔閡。”

    1993年從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畢業後,阿布都許庫爾·熱合木圖拉擔任了二道橋清真寺伊瑪目。2001年至今,他擔當起白大寺伊瑪目的重任。

    在民族自治州縣最多的雲南省,少數民族融合度非常高,通婚很普遍。“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有的家庭甚至有4個民族。彝族的火把節,納西族、白族甚至漢族都一起過,同享歡樂,各民族對和諧團結的大好局面格外珍惜!”民族學專家木楨説,在雲南,25個世居少數民族與漢族早已血濃于水、相伴相依。

    從確立民族區域自治為重要的建國方略,到把民族區域自治寫進黨的基本綱領,並以基本法的形式加以規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利益得到有力保障。

    “寧夏之所以實現今天的跨越式發展,主要原因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給我們帶來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各族人民之間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是寧夏騰飛的根本動力。”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今年78歲的馬思忠老人説。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何星亮指出,在尊重歷史傳統和現實的基礎上確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力地促進了少數民族與漢族的共同發展,推動了超越地方和族群的、多元一體的華夏文化走向新的璀璨和繁榮。

    堅實制度催生巨大飛躍——民族區域自治以其不竭的制度動力,創造了我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奇跡,推動各民族在創建美好生活、奔向美好明天的征程上邁出新的步伐

    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産業結構調整,從財政投入到金融支持,從生態建設到資源開發補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有力支持下,一系列強有力的扶持政策和優惠措施,把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推上了不斷提速的快車道。

    這是我國傾力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一組壯美畫卷——

    1999年,中央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為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提供了重大的歷史機遇。

    從2000年開始,中央財政投入鉅額補助資金,在107個邊境民族自治縣(旗)實施興邊富民行動,推動邊境民族地區發展全面提速。

    200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少數民族事業“十一五”規劃》規定,在交通、水利、電力、通信、能源等領域實施11項重點工程,加強民族自治地方基礎設施建設。

    2000年至2008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民族地區轉移支付993.09億元,為長期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地區的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從1978年的76億元增加到現在的1.4萬億多元。國家民委副主任吳仕民日前表示,經過60年的不斷發展完善,特別是改革開放時期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適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政策體系。

    數字顯示,新中國成立60年來,民族地區首次實現GDP年增量突破1000億元用了45年,突破2000億元用了10年,突破3000億元用了兩年,突破4000億元只用了一年。

    從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從草原邊疆到壯鄉瑤寨,滿載人民重托的一個個國家級重點項目,為民族地區勾勒出一幅幅恢宏的發展圖景——

    1990年開工、1997年開通運營的南昆鐵路沿線多是貧困的民族地區,是溝通西南與華南沿海的一條重要通道,被譽為“國家最大的扶貧項目”。

    1996年啟動的寧夏扶貧揚黃灌溉工程,是寧夏有史以來最大的扶貧項目和國內最大的以扶貧為宗旨的移民項目,安置移民40萬人,使當地貧困人口20萬人脫貧。

    2005年,中國-哈薩克斯坦原油管道建設在新疆實施,獨山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項目隨後啟動,這座總投資達272億元的“巨型工廠”,是中國最大的煉化一體化項目。

    2006年,綿延1956公里的“天路”青藏鐵路通車,“出國容易進藏難”的歷史從此改寫。

    “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為西部民族地區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對推動和加快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從大興安嶺到雪域高原,從河套平原到八桂大地,這是歷史大踏步前進的足音,這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民生不斷改善的見證——

    自治區剛剛成立時,內蒙古鼠疫、天花、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急性傳染病盛行,“疫發無天色,荒野斷炊煙”是當時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內蒙古人均期望壽命不足35歲,蒙古族群眾平均壽命只有19.6歲。很多牧民只能通過取吉祥名字的方式祈求孩子不夭折。

    “現在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啊,小病不出社區,有自己的健康檔案,每年還有免費體檢。你看我的身體,再活十年八年肯定沒有問題啊。”撫今追昔,年過七旬的呼和浩特市居民烏恩其老人感慨萬千。

    “地下水長流,地上渴死牛”。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地處喀斯特岩溶石山地區,由於極度缺水,鄉政府所在地老百姓每天要到五六公里外的泉眼挑水。通過修建大量積雨水櫃和機抽地下河水,自然條件“先天不足”的七百弄現在雖然依然缺水,但生活用水已得到保障……今年68歲、1987年12月自治縣成立時的首任縣委書記兼縣長藍炯標説,如今的大化縣城已是廣西河池地區規劃最好、發展勢頭最強勁的縣城之一。

    “以前住的是土房,下雨出門要脫鞋。最初的時候,整個大隊才有兩頭牛、一輛架子車,老百姓能吃飽肚子就很高興了。”今年60歲的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新建村村民韓建民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政府給配發了太陽能熱水器,硬化路通到了每家每戶,太陽能路燈點亮了村莊,小廣場上有了健身設施,村委會裏建起了衛生所。

    獨特的文化承載著少數民族發展繁榮的歷史血脈。三星堆銅人頭,水族水書,鄂倫春族仙人柱,樹皮衣,馬尾繡……新中國在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在人口不足3萬的廣西南丹縣,當地建立了白褲瑤生態博物館,通過文化記憶工程對白褲瑤的日常生活、文化活動進行全面記錄。

    叮咚的節拍、翻飛的手鼓、悅耳的都塔爾……在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十二木卡姆”故鄉新疆莎車縣,維吾爾族群眾在文化公園裏載歌載舞。這一新中國成立前瀕於滅絕的維吾爾族“音樂之母”,如今已在新疆全區民間廣泛傳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擅長演奏“十二木卡姆”的民間藝人若扎姆慶倖自己趕上了好時代:“國家拿出專門經費對民間藝人進行補貼,這樣的榮譽和幸福是過去做夢都想不到的事。”

    民間建築雕刻藝術大師、73歲的阿布力孜,15年前把漂亮的裝飾圖案刻在了北京人民大會堂新疆廳。如今,驗收徒弟們裝修的維吾爾族傳統民居是這位雕花手藝第四代傳人工作的主要內容。“現在有市場、有需求,人們有能力把自己的房子裝扮得更漂亮。”

    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吾屯村被稱為“藏族畫家之鄉”,這裡幾乎人人會作畫,家家有畫室。吾屯上寺僧人更登達吉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熱貢藝術代表傳承人,他的父親夏吾才郎是第一位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藏族藝人。

    與父輩僅為寺院服務、收入僅能維持生計不同,這位當年跟隨著名畫家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的畫師親睹了熱貢藝術發展的歷程:“我從藝40年,現在真是好時候。我有20多個徒弟,每天不停地畫,很多訂單還是無法完成。”

    如果説教育是通向智慧和未來的燈塔,語言文字則是民族平等的“重要體徵”。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內蒙古自治區沒有牧區學校,不少老師只能騎著馬挨家挨戶上門授課。1956年,師範畢業的烏恩其是鄂溫克族自治旗的一所“馬背小學”的園丁:“200多名學生中,120名家遠的孩子住校,其餘的孩子每天騎馬上學。七八十匹馬拴在教室外,那景象真是壯觀啊。”

    如今,騎馬上學在內蒙古早已成為歷史,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可以免費上學。根據《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至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將達到95%以上。

    柯爾克孜文的《瑪納斯》、哈薩克文的《漢哈大字典》、維吾爾文的《維吾爾民間文學大典》……在新疆,各民族圖書出版百花齊放,每個文種都有自己的代表作。據統計,目前,我國擁有99種民族文字報紙,222種民族文字期刊和37家用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等27種民族文字出版圖書的各類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編輯、仡佬族學者龔田蘭是民族學和人類學的雙料博士。他説,學了自己最想學的專業、幹了自己最嚮往的職業,是他心中最幸福的事,“對文化之根的守護使少數民族很容易獲得民族自豪感,這是中華民族和諧音韻中最美妙的部分”。

    驕人成就期待精彩明天——民族區域自治的偉大實踐,得到各族人民的堅決擁護和衷心支持,必將激發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續寫民族團結新篇章

    “始終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提高民族自我發展能力,推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建設。”2008年11月18日,全國30個民族自治州州長在雲南楚雄共同發表的“州長共識”鏗鏘有力。

    這是一億多少數民族群眾的願望,是十三億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

    從農奴到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71歲的熱地親身經歷了波瀾壯闊的西藏曆史巨變。回首一生的坎坷經歷,他深有感觸地説:“從西藏曆史發展的50年進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只有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在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中,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藏民族才有光明前途。”

    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誕生的當天,17歲的扒克扒在烏蘭浩特市走上了工作崗位,並見證了這個城市數十年的今昔變遷。他清楚地記得,剛結婚的時候,自己和朋友合租一間房子,兩家人分南北炕居住。如今,他和老伴住的是200多平方米的兩層樓。

    “草原上的先人們不敢想像會有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巨變是在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和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取得的。”放眼望去,林立的高樓、成蔭的綠楊、寬闊的馬路、川流的車輛,步入新世紀的烏蘭浩特與扒克扒老人記憶中的土房和茅草房形成了鮮明對比。昔日只有3萬人口的烏蘭浩特,現在已是17個民族、30萬人口的共同家園。

    “兩把刀,八根繩”是新中國成立前北京牛街穆斯林群眾的生活寫照:一把刀切切糕,一把刀切牛羊肉,八根繩子挑東西。“現在牛街地區的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得到了改善,我們有回民醫院、回民幼兒園、回民中小學、清真超市、民族敬老院和民族殯葬所,生活得無憂無慮。”北京市伊斯蘭教協會會長薛廣利阿訇説。

    青山織壯錦,團結譜新篇。一個個各民族手拉手、心連心、相互扶助的故事,折射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充滿關愛、充滿溫暖的幸福生活。

    “天上星星數不清,阿尼帕一家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天山南北,新疆維吾爾族老人阿尼帕含辛茹苦收養漢、回、維吾爾、哈薩克4個民族10個孤兒的傳奇故事廣為傳唱。加上自己親生的9個兒女和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的女婿、兒媳,年逾七十的阿尼帕老人和她的大家庭,已有6個民族180多人……

    當人們試圖從一張30年前的老照片裏辨認被收養的孩子是誰、是什麼民族時,一直注視著照片的阿尼帕老人突然插話説:“在我這裡不分民族,他們都是我的孩子!”愛不分疆域,更不論民族,阿尼帕老人身上閃耀著中華民族大愛無疆的傳統美德。

    孤兒出身的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八道灣街道綠洲社區居民艾比布·艾木都這個月剛剛獲得“阿迪·艾沙民族團結獎”:“在我的一生中,民族團結像吃飯、呼吸一樣自然。我從小在民族大家庭的溫暖中長大,一輩子都忘不掉自己得到的恩情。”

    在怒江大峽谷北端,有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叫“丙中洛”。78歲的傈僳族老人余幹青的家庭很特別:他的大兒子和五兒子娶的是藏族妻子,三兒媳婦是怒族,只有四兒子娶的是傈僳族妻子,一家人分別信仰天主教、基督教和藏傳佛教。

    “雖然民族和信仰不同,但不影響我們和睦相處,我們還相互學習各自民族的語言和生活習慣。”余幹青老人高興地説,自己這個在外人眼中近乎神奇的家庭,是中國多民族團結和諧的生動寫照。

    一個樸素的道理,在新中國60年曆史中一次又一次得到證明: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風險,我們都始終保持了多民族國家的團結統一和發展穩定的大局,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和諧,促進了56個民族同舟共濟、同甘共苦、同心同德。

    歷史,總是在曲折中前行。團結之花,因各民族的共同呵護而更加艷麗。

    在烏魯木齊市博物館內,一組題為“我們都是一家人”、展示各族群眾在“7·5”事件中互幫互救故事的圖片和畫面,令許多參觀者深受感動。事件發生後,從喀什趕來的王麗萍在一位回族老闆幫助下,成功地找回了四處躲避暴徒的讀中專的兒子。

    “暴徒的目的是讓新疆各民族産生隔閡。”王麗萍説,在烏魯木齊這段時間,很多維吾爾族朋友一直關心她、為她祈禱。她説:“我曾擔心和維吾爾族朋友的友誼出現問題,但是認真想一想,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有多年團結互助的感情基礎,是不會這麼輕易被打破的。”

    一個晴朗的下午,50位手執水彩筆的小朋友在烏魯木齊市天津路街道辦事處東方社區門口依次排開,在一幅長卷上畫出各自的心願。9歲的艾克坦指著畫紙説:“這個是我,我拉的是漢族小朋友。我們要一起玩,一起上學,要永遠做好朋友。”

    “所有問題都應在發展中得到解決,一旦離開民族融合、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大前提,所有的民族幸福、民族尊嚴、民族驕傲都將無從談起。永遠不能忘記,我們56個民族組成的是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雲南民族學專家木楨説。

    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列確説:“實踐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民族自治地方人民當家做主的最好形式。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完善過程中,我們也在繼續探索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的更多途徑和辦法。”

    ……

    60年風雨兼程,60年春華秋實。

    回首歷史,植根于中華沃土的民族區域自治這一“中國模式”,成就卓著,舉世矚目。展望未來,這一制度必將在新的實踐中不斷發展與完善,引領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本稿執筆:魏武;參與采寫記者:陳曉虎、楊躍萍、李菲、張麗娜、錢榮、張周來、曹志恒、涂洪長)

    人民日報評論:民族區域自治符合各民族共同利益

    新中國作出民族區域自治這一重大歷史抉擇,是基於對中國國情和民族問題實際的正確把握。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長期存在,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歷史依據;近代以來在反抗外來侵略鬥爭中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實現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依據;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人口分佈格局,各地區資源條件和發展的差距,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現實條件。新中國開啟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尊重歷史、合乎國情、順應民心的正確選擇,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在民族問題上的集中體現。 >>>詳細

    人民日報評論員:三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産黨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要把這一好政策、好制度堅持好、完善好,正確處理我國民族問題,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中國共産黨是領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力量,也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核心力量。堅持黨的領導,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首要政治前提。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地位,是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並鞏固起來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詳細

 
 
 相關鏈結
· 人民日報評論:民族區域自治符合各民族共同利益
· 人民日報評論員:三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
· 兩部門舉辦推動農村婦女參與村民自治經驗交流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