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財政部長謝旭人發表署名文章:光輝歷程 顯著成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0日   來源:人民日報

光輝歷程 顯著成就

財政部部長 謝旭人
(2009年9月9日)

    新中國成立60年來,財政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財政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財政為促進各個時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財政實力的不斷壯大,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

    財政收入不斷壯大,財政實力顯著增強。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上,通過持續推進財稅改革,形成了良性、健康、可持續的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財政收入規模不斷邁上新臺階。1950年全國財政收入62億元,2008年達到61330億元,2009年預算安排66230億元,60年間增長1000倍。全國財政收入從1950年62億元開始,到突破1000億元,用了28年時間;從1000億元到1萬億元,用了21年時間;從1萬億元到6萬億元,用了9年時間。財政實力的不斷壯大,是我國綜合國力持續增強的重要體現,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

    財政支出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保障了改善民生等重點支出需要。隨著國家財政實力的不斷增強,財政對國家政權建設、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保障能力不斷提高。全國財政支出從1950年的68億元,擴大到2008年的62593億元,2009年預算安排達到76235億元,60年間增長了1120倍。同時,根據黨和國家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財政支出結構相應調整,從計劃經濟時期以經濟建設為主的建設財政,逐步向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公共財政轉變。不斷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大幅增加教育等社會事業、農業、科技、環境保護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支出,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2008年,全國財政僅用在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就達到19959億元,佔全國財政支出的31.9%。2009年全國財政預算安排上述民生支出24610億元,同比增長23.3%。

    加大“三農”投入力度,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改革開放後,各級財政部門不斷加大財政支持力度,2003—2008年,中央財政“三農”支出分別為2144億元、2626億元、2975億元、3517億元、4318億元和5956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20.9%。2009年預算安排7161億元,增長20.2%。

    財政宏觀調控能力不斷增強,公共財政體系不斷健全

    財政調控能力不斷增強,努力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60年來,財政部門始終注重加強和改善財政調控經濟的職能。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相機實施了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去年四季度以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黨中央、國務院果斷出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財政部門認真研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各項具體措施,對經濟企穩回升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財政宏觀調控方式也相應發生了重大改變,實現了由被動調控向主動調控轉變,由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轉變,由單一手段調控向綜合運用工具調控轉變。這些轉變標誌著我國已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適應不同經濟運行形態需要的,包括目標定位、政策取向、工具組合、時機選擇、組織實施等一系列要素在內的財政宏觀調控體系。

    財稅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公共財政體系不斷健全。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不斷深化財稅改革,財政體制、稅收制度和預算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不斷深化財政體制改革。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統收統支”財政體制。改革開放以來,在探索實行劃分收支、收支包乾等財政體制的基礎上,1994年實施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以後又通過實施所得稅收入分享改革、出口退稅分擔機制改革、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的“三獎一補”激勵約束機制等,進一步規範了政府間財政分配關係。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由1994年的590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18709億元,年均增長28%。2009年預算安排23955億元,增長28%。

    稅制改革穩步推進。改革開放後,我國加快了稅收制度建設。1994年以公平稅負和簡化稅制為核心,實施了工商稅制改革。其後,不斷深化稅制改革。全面取消農業稅,實施消費型增值稅,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順利推進成品油稅費改革,完善個人所得稅、消費稅、關稅等制度。基本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稅政統一、結構優化、稅負合理、政策透明、調控有力的稅制體系,政府與企業、個人之間的分配關係進一步規範,稅收的收入功能和調節功能逐漸增強。

    預算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新中國成立初期,為規範預算管理,初步建立了我國政府預算制度。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四大以來,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政府收支分類等改革不斷深化,預算的完整性、規範性、透明度明顯提高。通過改革,初步構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公共財政體系,保障了財政職能作用的發揮,較好地服務了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不斷提高財政管理水平,擴大財經對外交流與合作

    財政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財政運行日趨科學規範。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財政部門順應形勢發展變化,著力把握財政管理規律,創新管理理念,轉變管理方式,不斷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從1958年《農業稅條例》頒布實施至2008年底,由財政部門組織實施的現行法律和法律問題的決定9件,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90件,規章107件,規範性文件2000多件,涵蓋財政工作各個方面,財政法律體系框架基本建立。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管理進一步強化,預算編制內容更加完整,預算執行的均衡性穩步提高,預算編制與執行互動機制基本建立。

    財經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財政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以1980年中國恢復在世界銀行的合法席位和中國與美國建立中美經濟聯合委員會為標誌,財經對外交流與合作翻開了嶄新的一頁。近30年來,財政部門順應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形勢,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各項財經對外交流與合作工作深入開展。同世界主要國家和經濟體、周邊國家、國際及地區金融組織的財經交流與合作廣泛加強,在國際財經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爭取了良好國際財經環境。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科學理財、民主理財、依法理財

    60年來,財政工作在積極推進財政發展與改革的實踐過程中,逐步探索和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驗。

    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適應形勢發展變化要求,切實轉變不適應不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理財觀念,努力解決影響和制約財政發展的突出問題,促進建立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公共財政要求的財政體制、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

    堅持把握指針、明確方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自覺把科學發展觀貫穿于財政工作的始終,把握財政工作的方向,不斷提高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和推動財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促進財政事業科學發展。

    堅持服務大局、促進發展。從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實際需要出發,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積極發揮財政宏觀調控等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更好地為促進科學發展和推動社會和諧服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堅持以人為本、保障民生。不斷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支持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並正確處理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做到財政工作為了人民,財政工作依靠人民,財政工作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堅持統籌兼顧、科學管理。注重“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有機結合,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利益分配關係;注重財政改革、財政發展與財政管理的有機結合,在財政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切實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財政管理績效和資金使用效益。

    回顧過去,成就顯著;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財政幹部職工將繼續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財政工作的各項要求,堅持統籌兼顧的方針,科學理財、民主理財、依法理財,加強和改善財政宏觀調控,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財稅改革,著力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加強財政科學管理,努力增收節支,著力提高財政管理績效;強化幹部隊伍建設,著力增強財政幹部綜合素質。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鏈結
· 財政部通知發行2009年記賬式附息(二十三期)國債
· 財政部、稅務總局通知固定資産進項稅額抵扣問題
· 財政部解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補助政策
· 財政部部長:我國的財政宏觀調控能力不斷增強
· 財政部公告發行2009年記賬式附息(二十二期)國債
· 財政部部長:今後我國財政將重點從六方面下功夫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