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2006年7月14日攝)。人民英雄紀念碑于1949年9月30日奠基,建成于1958年,通高37.94米,由1.7萬多塊花崗岩和漢白玉砌築而成。1949年9月30日,在剛剛結束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澤東,率全體政協委員來到天安門廣場,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一個不同於中國歷史上任何王朝的嶄新國家,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銘記構築她的基石——千千萬萬為民族獨立與解放而犧牲的人民英雄。一個甲子過去。民政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共175萬餘人。然而,據估算,僅在革命戰爭年代犧牲的先烈就有約2000萬人。在這些有名和無名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那麼鮮活、那麼年輕、曾經為了夢想孜孜追求的生命。他們作為一個整體,標記著共和國的起點和一路走來的漫漫征程。新華社發
反“圍剿”中的紅軍在行軍(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重慶歌樂山下的“渣滓洞”和“白公館”是“中美合作所”最大的兩座監獄,左圖為“渣滓洞”的一排牢房,右圖為“白公館”的大門(資料照片)。無數的共産黨員和愛國志士,在這裡慘遭殺害。革命先烈們在獄中進行了英勇卓絕的鬥爭,表現出為革命事業奮鬥終生、寧死不屈的高貴品質。新華社發
1998年6月,面對廣西梧州市被洪水衝垮的防洪大堤,解放軍和武警官兵築成人堤,堵住決口。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