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日,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三斗坪的三峽大壩全線建成。這是2006年5月14日拍攝的三峽大壩全景(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華舉 攝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1994年12月14日,經過長達40年論證的長江三峽工程正式動工,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三峽工程凝聚著幾代中國人的夢想。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國方略》中就提到建設三峽工程一事。20世紀50年代,在不到5年的時間裏,毛澤東為三峽工程和長江水利建設問題,先後6次諮詢當時的長江水利委員會負責人。1982年,鄧小平在聽取國家計委關於修建三峽工程以緩解電力緊張局面的彙報時表示: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1984年,經過國務院16個部委和鄂湘川3省以及58個科研施工單位、11所大專院校的專家審查通過,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了蓄水位為150米的三峽方案。三峽工程進入施工準備階段。
1989年7月,江澤民到長江考察,詳細聽取了關於三峽工程的專題彙報,並表示三峽工程要爭取早日上馬,把幾代人的偉大理想在我們這代人手中變為現實。1992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修建三峽水利工程的決議。其中,引人矚目的是決定修建高程185米的三峽大壩。
1994年12月14日,長江三峽工程開工典禮大會在三峽大壩壩址--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舉行。國務院總理李鵬在開工典禮大會上宣佈,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工程正式開工。這是我國經濟建設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國人民關注的一件大事。
三峽工程可以發揮防洪、發電和促進航運事業發展的作用。其182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和847億千瓦時的年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主體工程三峽大壩全長2309米,壩體混凝土澆築總量為1600多萬立方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壩。
1997年,胡錦濤在考察三峽工程時強調,要把工程質量擺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
在三峽大壩高強度、大規模的混凝土施工中,建設者們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通過運用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與自主創新相結合,摸索了一套科學的施工工藝和管理制度,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創造了100多項世界之最,以對國家和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譜寫了世界大壩工程史上新的紀錄,創造了建築史上的奇跡。
2006年5月20日,全線澆築達到185米高度的三峽大壩建成。自此,氣勢雄偉的三峽大壩矗立西陵峽谷,毛澤東“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偉大預言終於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