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寧夏:女童教育逐步改變回族“重男輕女”舊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銀川9月27日電(記者艾福梅)當越來越多的農村回族女童通過上學這條道路走進都市,成為“白領”時,“重男輕女”的舊觀念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也隨之悄然改變。

    今年23歲的回族姑娘馬玲出生於寧夏南部山區的涇源縣黃花鄉廟灣村,她是村裏第一位考上大學的回族女孩。如今,大學畢業的她正在寧夏一家知名企業從事行政工作。

    寧夏是我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有200多萬回族人口。回族群眾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區,經濟條件有限,同時“重男輕女”觀念在回族群眾中根深蒂固,這兩方面原因導致回族女童失學、輟學現象曾經十分嚴重。

    統計顯示,1958年自治區成立時,回族女童入學率僅為20%,到1991年也不過63%,是我國女童入學率最低的省區之一。“回族家裏一般都有三個孩子,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很多家庭中學歷最高的大都是男孩。”馬玲説。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寧夏把回族女童教育作為發展民族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採取多種措施優化女童教育環境,解決女童上學難的問題。自治區政府投資300多萬元,在南部山區增設300多個教學點,採取靈活的辦學方式,方便因路遠、年齡偏大、照顧弟妹等原因失學的女童入學。成立女童教育促進會,設立女童助學金,每年拿出50萬元幫助家庭困難的女童上學。

    寧夏女童教育也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在寧夏等四省區28所農村小學開展女童教育試驗研究,在教學內容上與當地群眾的生産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增強了女童教育的吸引力。

    在馬玲看來,“同伴效應”也促使更多的回族家庭將女孩送進學堂。“我們家四姐妹中兩個上了中專,兩個上了大學,畢業後都找到不錯的工作,村裏很多家庭都教育孩子要向我們學習。”馬玲説,現在很多農村回族家長都認識到送孩子去上學是正確的道路,只要家庭經濟條件允許,不管男孩女孩家長都會送去上學。

    見證回族女童教育發展的韋州回民女子學校原校長馬新蘭認為,回族女童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整個義務教育逐漸普及的大環境。她説:“‘兩基’攻堅、‘三免一補’等教育優惠政策的實施,使送女童上學的家庭沒有了後顧之憂。”

    據有關資料統計,到2008年,全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64%,少數民族女童入學率也達到98.8%。

 
 
 相關鏈結
· 河北:普通高校不得舉辦全日制自考助學班
· 教育系統人物入選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 紀念艦上迎接國防教育日
· 從博物院到校園:內蒙古紮實推進民族團結教育
· 黑龍江省已有210萬農村師生受益於遠程教育工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