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各地援藏過程中惠及民生的援藏項目受到廣泛好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07日   來源:新華社

援藏思路之變:從基礎設施到基礎産業

    新華社拉薩10月7日電(記者涂洪長)從注重基礎設施到培植財源、增強造血功能的基礎産業,目前,各地在援藏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真正切合地方實際並且惠及民生的援藏項目,受到廣泛好評。

    山南地區浪卡子縣是一個邊境高寒縣,全縣平均海拔4500米,常年平均氣溫不到3攝氏度。由於特殊的氣候和惡劣的環境,浪卡子縣多年來一直是山南地區最貧困一個縣。但近兩年來,當地援藏幹部隊伍通過改造牧業和做大旅遊業,使浪卡子縣GDP、固定資産投資、財政收入、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指標年均分別增長35%、41%、26%、30.5%。

    安徽省第三批援藏幹部、浪卡子縣委書記李躍雲説,在深入分析縣情的基礎上,援藏隊伍班子果斷擺脫“無工不富”的觀念束縛,提出了“發展以牧業為主的第一産業、以旅遊業為核心的第三産業”的工作重點。“修一條路,蓋一棟樓,能解決老百姓的一些暫時困難,而産業基礎打好了,則給老百姓留下了脫貧致富的金鑰匙。”李躍雲説。

    以旅遊業為例,浪卡子境內擁有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羊卓雍湖,但因為缺乏經營意識和商業開發,當地老百姓長年難以從旅遊業中受益。從去年開始,浪卡子縣與西藏最大的旅遊集團珠穆朗瑪公司合作,全方位、深層次開發旅遊産業,浪卡子縣第一次擁有了羊卓雍湖的門票收入分成。政府出資幫助當地農牧民在湖邊搭上帳篷,興起了“牧家樂”,收入可觀。

    2006年,日喀則地區拉孜縣上海援藏隊伍利用援藏資金創辦了一個農業技術示範園,專門從上海請來一名技術員,免費讓農民到園中學習溫室栽培技術。技術員手把手教,一些品種栽培成功後還免費給農民送苗、送技術。兩年下來,當地農民發展大棚種植蔚然成風,種植效益今非昔比。拉孜縣縣長多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當地農民只種青稞,畝産純利潤在500—700元之間,而利用大棚種植西瓜,畝産利潤保守估計也在6000元左右,利潤增加10倍以上。

    西藏波密縣産的天麻素以藥味醇厚、藥用價值高等特點在國內外享有盛名。野生的波密天麻産量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廣東省第四批、第五批援藏工作組先後投入援藏資金500萬元,建成波密縣天麻培育基地,培育天麻種子提供給當地百姓。目前,天麻種植從基地擴散到各村各戶,成為當地農民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

    巴卡村農戶布第一家種植天麻,今年收穫商品麻80公斤,種麻28公斤,按照40元/斤計算,增收近7000元。布第説:“以前我們外出務工,總感覺技不如人。這個項目太好了,我們農民不出門就可以賺到錢!”

 
 
 相關鏈結
· 林業局:9年來中央援藏林業建設投入超過30億元
· 全國對口援藏以來累計向西藏無償援助128億多元
· 商務系統援藏會議拉薩召開 向巴平措、鍾山講話
· 徐德明:增強做好測繪援藏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 國家測繪局關於加強測繪援藏工作的意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