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0月11日電(記者陳先鋒、詹奕嘉)隨著降雨持續減少,廣東旱情繼續蔓延。目前逾5萬群眾飲用水受影響,逾80萬畝農作物受旱。目前,廣東已加大抗旱投入以遏制旱情發展。
今年以來,廣東省累計平均降雨量約1400毫米,比多年同期減少了約13%,一些山塘水庫已經乾涸。受此影響,廣東自8月上旬開始旱象露頭,並呈擴大和發展之勢,一些地方的群眾取水、飲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農作物受旱。
“我活了這麼大歲數,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嚴重的乾旱,好多水稻都活不了。”廣東韶關市仁化縣周田鎮一位73歲的老農民對記者説。
仁化縣副縣長黃付養告訴記者,該縣今年8月下旬以來一直高溫少雨,水庫蓄水量不斷減少。截至10月9日,全縣山塘水庫總蓄水量為20027萬立方米,僅為正常蓄水量的78.2%,現在已有11座小水庫和50%的山塘乾涸。仁化縣大橋水庫就是其中一座已經將近乾涸的水庫。記者在水庫邊上看到,蓄水量263萬立方米的大橋水庫絕大部分已經乾涸見底,僅余一小片水域,抽水機已經無法從這個水庫抽水灌溉附近的農田。
現在本是晚稻將近收割的季節,但記者在周田鎮一條鄉間道路上看到,兩邊農田遠看鬱鬱青青,但走近一看,很多土地已經龜裂,用手一壓,土塊就全散了。這些土地上的水稻至今還未長出穗來,和野草差不多。只有接近山腳、地勢低窪的水稻,才有部分已經結穗“掉頭”。
“由於缺少水分,有些水稻已經不可能結穗了,而很多結穗的莊稼水分不足,谷粒很小。一般來説,1000粒稻穀應該重30克,但今年1000粒稻穀可能只能達到20克,減産不可避免。”仁化縣農業局局長鄧志立説,“由於水存量有限,又不知何時才會下雨,我們只能忍痛拋棄部分生長太慢、地勢太高的作物,救那些還可以救、方便救的水稻。”
據廣東省防汛防風防旱總指揮部介紹,這次旱情遍及廣東東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區,主要有韶關的翁源、曲江、仁化,汕頭的南澳、潮陽等地。截至10月9日,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83.25萬畝,其中重旱10.59萬畝、乾枯1.16萬畝。
為儘快緩解旱情,廣東省各級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抗旱投入,組織基層抗旱服務組織到村到戶,遏制旱情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省已累計出動68.84萬人次,投入機動抗旱設備5.45萬台套,投入抗旱資金6774.38萬元。
不過,抗旱形勢依然嚴峻。廣東省防總表示,目前正值深秋,大規模降雨的機會已微乎其微,相關地區須備戰和抗禦已經來臨的秋旱乃至今冬明春連旱大旱,抓住有利條件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