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有29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1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 周瑋)記者13日從文化部獲悉,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等22個項目日前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羌年等3個項目入選“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加上此前的崑曲等4項,我國目前共有29個項目入選。

    在日前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南音、南京雲錦織造技藝、宣紙傳統製作技藝、侗族大歌、粵劇、格薩(斯)爾、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熱貢藝術、藏戲、瑪納斯、花兒、西安鼓樂、中國朝鮮族農樂舞、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剪紙、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呼麥等22個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羌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等3個項目入選“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加上此前已入選的崑曲、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以及與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等4項,我國目前共有29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

    文化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文化部門將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力度,以29個項目作為重點示範項目,認真履行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項目時所作的承諾,引導和帶動國家級以及各級名錄項目的保護工作。

    據介紹,2006年4月生效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截至2009年9月17日已有116個國家加入。我國是較早加入該公約的國家之一,並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申報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履約內容。

 
 
 相關鏈結
· 浙江將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搭建産業園區平臺
· 福建莆田掀起“非遺”傳承熱
· 重慶新增19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 山西:近百項國家級“非遺”項目“走近”百姓
· 非遺專家:災難可以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契機
·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即將公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