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國內省區市積極參與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綜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借世博推動科學發展
——國內省區市積極參與上海世博會綜述之二

    新華社上海10月14日電(新華社記者 吳宇)13日,來自青海的藏族環保衛士扎西多傑手捧一瓶純凈的長江源頭之水,獻給將於200天后開幕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他説:“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借助世博會這一美好的事物,希望更多人關注母親河,參與到環保的行動中來。”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內的青海館,選題就是“中華水塔三江源”。它把焦點定在了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江河的發源地。

    這一展示主題強調,“三江源”在中國乃至東南亞生態格局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三大江河既滋養了沿江流域的城市文明,又對流域城市發展起著制約作用;“三江源”發生的變化,與城市看似遙遠實則很近。

    由於“三江源”與大半個中國的生命有著密切聯絡,由於“三江源”是對全球氣候變化最敏感的一塊地球“皮膚”,因此,“青海寧可犧牲局部利益,也要保護中華水塔。這不僅是為了緩解迫在眉睫的生態危機,更是人類理性發展中的一次探索和實驗”。

    作為很大程度上代表地方特徵的省區市館,能生動探討如此具有全球意義的主題並果敢地將“GDP”放到次於生態環保的地位,無疑令人欽佩,這也凸顯出身處邊遠、欠發達的青海省,在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演繹中,並不邊遠,並不落後。

    早在半年多前,青海館的展示設計方案就通過了上海世博會組織者的評審。專家認為,了解和認識“三江源”,對青海以外的廣闊世界同樣具有極大的緊迫性和警示意義;“中華水塔三江源”的主題,有助於在世博會這一“全球層面”喚醒人們的生態自覺,增進並鼓勵政府部門和普通大眾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和實踐,而這恰恰是國內省區市參與上海世博會的一大出發點和落腳點。

    國內多個省區市的相關負責人向新華社記者坦言:參與上海世博會的過程,就是深入理解上海世博會主題並與自身情況相結合的過程。什麼樣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什麼樣的生活觀念和實踐讓城市更美好?什麼樣的城市發展模式讓地球家園更美好?好比一個“抓手”,又好比一座“熔爐”,經過反復摸索和碰撞,上海世博會正悄悄成為多個省區市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推動力。

    與黑龍江館“冰雪,讓我們與眾不同”的展示主題相聯絡,今年6月,黑龍江省專門舉辦了以“資源與城市和諧發展”為主題的世博論壇,突出傳遞“科技創造資源”的理念。據副省長孫堯介紹,當前,黑龍江省已嘗試開展將複合材料用於建築,保護森林資源;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開發生物質燃料和環保清潔能源,保護石油資源。孫堯説:“科學發展,加速發展,融入世界,是我們參與世博會的宗旨。”

    除了中國館內的地區館,上海世博會創新設立並計劃永久保留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同樣為省區市借世博會推動科學發展開闢了交流合作的平臺。

    目前,在佔地15公頃的“城市最佳實踐區”,來自西安的“大明宮”、寧波的“滕頭村”、成都的“活水公園”、上海的“生態家”等實物展示案例,大多已進入土建工程收尾階段,其所蘊含的“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在今天的繼承創新,格外令人期待。

    滕頭村1993年曾榮獲聯合國“全球生態500佳”稱號,2007年又獲得聯合國首批“世界十佳和諧鄉村”榮譽,其以“生態理想化、生態資源化、生態生活化、生態産業化”為發展戰略,營造了“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成功走出了“以生態促旅遊,以旅遊養生態”的特色經濟發展路徑,被認為代表了中國鄉村城市化的方向。

    寧波滕頭村展示案例總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相關鄉村生態環境、現代農業技術、生態農業演示以及鄉村生活體驗的展示,都將在一座長53米、寬20米、高13米、外觀採用江南民居式樣的建築中進行展示。

    成都活水公園集水環境、水凈化、水教育為一體,是全國第一座以水為主題的城市生態景觀公園,曾獲1998年聯合國人居獎等多個國際獎項。其案例微縮在約2680平方米的地塊中,四個展區從雨水、污水收集開始,通過生物自潔功能進行水處理和循環利用,最後可以將5類水凈化成3類水,對“天人合一”“人水相依”的東方哲學進行生動演繹。

 
 
 相關鏈結
·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志願者報名人數已超過42萬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