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廣交會上看走勢:自主創新助中國企業抓出口良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2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廣州10月20日電(記者 黃少達 王攀 陳先鋒)第10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第一期展會于19日結束。2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以機電産品為主的各行業成交情況明顯回升,家電及電子消費品成交增幅尤其明顯。

    就在這屆廣交會上,記者看到,新技術産品普遍受到市場的青睞,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産品創新的同時注重對自主品牌的培育。

    家電及電子消費品成交增幅明顯

    廣交會第一期展會主要以機電産品為主。統計顯示,主要成交商品中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同上屆相比均增長了50%以上。

    我國一些大型家電企業表現出色。格蘭仕集團、美的集團和海爾集團共成交19.8億美元,佔機電産品成交額的近20%;此外,TCL集團、海信、科龍、格力電器成交額均超1億美元;成交額位居前10位的企業合計成交額為28.6億美元,佔比為29.7%。

    格蘭仕集團新聞發言人劉貴中表示,本屆廣交會開幕以來,公司展臺天天門庭若市,僅在前三天工作人員就接待了500多家來自全球各地的採購商,而且大多數都下了訂單,成交金額超過上屆同期的40%。

    “産品系列全、工藝精、檔次高、價格好”成為許多采購商對參展家電商品的評價。上海三信國際電器公司首席執行官陳高介紹説,公司這次展出的新産品有170多種,許多産品比同類産品更小、更精而且性能更好,此次參展不但成交量增加明顯,還有外商提出了與公司開展合作的建議。

    新技術産品成為展會“香餑餑”

    正如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所説,在外需低迷的同時也存在機遇。記者在廣交會現場看到,本期參展的很多企業在金融危機的壓力下,抓創新、搞技改、促轉型,訂單增多,價格提高,初步走出了一條化危為機的成功之路,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培育了新的增長點。

    向來推陳出新的國內知名自主品牌海爾展出了一款“感人空調”,這款産品突破性地實現了節能和智慧的融合。不僅達到了國際一級能耗標準,還可以感知人的位置、數量,自動調整風向和溫度。如此人性化的新産品在奪人眼球的同時,大批訂單也隨之敲定。

    鐵神公司此次參展的面部成像開鎖技術,可以通過攝像頭輸入用戶的正面臉圖像,驗證系統自動提取人臉特徵進行註冊,這張輸入的人臉圖像就會作為手機驗證密碼,用戶只要對著門照照臉就可以開門了。開展以來,該産品吸引了大量外商,前三天就意向成交近300萬美元。

    創新型企業注重培育自主品牌

    在提升産品質量和創新研發技術的同時,國內企業越來越注重自主品牌的培育。儘管OEM加工大幅下滑,但自主品牌卻在不斷上升。

    在摩托車館,記者了解到,這屆展會摩托車的成交量增長較快,我國的摩托車出口過去基本是貼牌銷售,金融危機爆發後,國外經銷商破産也影響到這些摩托車生産企業的生存。吃一塹,長一智,摩托車生産商們開始自主研發自有品牌的摩托車,並開始在海外營建自己的營銷網絡,銷量增長很快。一瑞典客商表示,質量好了,價錢高一點是可以接受的。

    豪劍摩托在本屆廣交會上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新科技産品,應用了無前軸設計、浮動碟剎、雙三角等高端摩托賽車技術,大力增強摩托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其中,無前軸設計可以使大排量摩托車的製造成本節約30%-40%。這款摩托車獲得了含金量較高的國家發明專利,目前已經接到了歐美訂單。

    “在一些貼牌生産地區,有些訂單下滑了80%,但是自主品牌産品卻有自己的渠道,隨著渠道的拓展,出口正在不斷增長。”四川長虹負責人對記者如是表示。

 
 
 相關鏈結
· 廣交會機電産品成交增長超二成
· 廣交會:台灣企業努力開拓大陸市場
· 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廣交會上初現外貿向好跡象
· 廣交會交易紅火
· 第106屆廣交會15日開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