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泰國華欣發表主席聲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25日   來源:新華社

    背景資料:東盟與對話國間的自由貿易區建設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新華社記者鄭昊寧)進入新世紀以來,東盟與對話夥伴國加快了經貿領域合作,除與中國開展自由貿易區建設外,還分別同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啟動了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

    中國:

    2000年11月,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四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構想。2001年11月,在第五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朱鎔基總理與東盟領導人共同決定,在未來10年內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標誌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程正式啟動。2004年11月、2007年1月和今年8月,中國與東盟先後簽署了《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投資協議》等,成功完成了中國-東盟自貿區協議的主要談判,中國-東盟自貿區將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韓國:

    2005年12月,東盟與韓國簽署經濟合作的框架協定,為建設雙邊自由貿易區提供了基礎性文件。

    2006年8月,東盟與韓國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簽署《貨物貿易協議》。

    2007年11月,東盟和韓國在新加坡簽署《服務貿易協議》,雙方向2010年前建立自貿區邁進了一步。

    今年4月,東盟與韓國完成《投資協議》談判,並於6月在韓國濟州島正式簽署這一協議。《投資協議》的簽署標誌著東盟-韓國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已經完成。

    日本:

    2002年11月,東盟與日本就舉行有關自由貿易區協議框架問題的談判達成共識。2003年3月,東盟和日本在吉隆坡就有關雙方在10年內建成自由貿易區的協議框架問題進行了首次會談。

    2005年4月,東盟和日本正式就全面經濟夥伴協定進行談判。2007年11月,雙方談判順利結束。2008年4月,雙方在泰國帕塔亞正式簽署《東盟-日本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根據協定,日本將對從東盟進口的按價值計算90%的産品實行零關稅。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2004年9月,東盟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第9次經濟部長磋商會議後一致決定,將從2005年1月開始談判,力爭在2012年前建立跨地區自由貿易區。2005年2月,東盟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墨爾本啟動了三方之間的自由貿易談判,並於2008年8月完成談判工作。

    今年2月,東盟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8月16日,在東盟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經濟部長會議上,各方同意加快推進各自的內部程序,以便《自由貿易協定》能在2010年如期生效。

    印度:

    2002年11月,印度總理瓦傑帕伊正式提出在10年內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設想。2003年10月,東盟與印度簽署了《東盟-印度經濟合作框架協定》,提出將在2012年前建成東盟-印度自由貿易區。

    2009年8月13日,東盟與印度在曼谷舉行了第7屆東盟-印度經濟部長會議,雙方簽署了磋商達6年之久的《貨物貿易協議》以及相關文件。根據雙方制定的目標,協議將在2010年1月1日生效。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東盟與中日韓發表糧食安全與生物能源開發合作聲明
· 東盟與中日韓能源部長會議:加強能源領域的合作
· 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議在泰國普吉舉行
· 首屆東盟與中日韓武裝部隊非傳統安全論壇開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