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大洋一號”圓滿完成21航次第一、第二航段任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胡浩)記者從國家海洋局27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中國遠洋科學考察船“大洋一號”已圓滿完成21航次的第一、第二航段設計任務,並在大洋考察中實現了多項科技突破,取得了重要成果和資料。

    據“大洋一號”21航次第一、第二航段首席科學家馬維林介紹,自2009年7月18日從廣州出發後,“大洋一號”已航行15000海裏。在此期間,“大洋一號”實現了多項科技突破,其中包括首次成功實施深海聲學深拖調查、首次取得高精度海底地形和淺地層資料、首次發現兩類海山淺埋藏型成礦結殼、首次實現光纜淺鑽取樣。

    馬維林説,聲學深拖調查在海底5000多米的位置利用聲學設備對海底進行探測,可以獲取高分辨率、高精度微型地貌和淺剖數據,這為研究海底資源分佈規律、微地形地貌特徵等提供了基礎性和關鍵性的資料。

    深海聲學深拖調查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自行研製的聲學深拖設備首次成功應用於大洋科學考察,實現了我國大洋精細地形調查的新突破,標誌著我國已具備先進的深海聲學深拖設備研製能力。

    他介紹,“大洋一號”船先後在西太平洋目標海山區和中國多金屬合同區內展開了地質取樣、海底微地形地貌、環境項目等調查工作,進一步查明了富鈷結殼資源、海山生物以及多金屬結核的小尺度分佈規律及相關的環境特徵,為選定具有商業開採前景的礦址提供了基礎資料。

    本次航行是“大洋一號”執行的第21航次海洋科考任務,該航次計劃航行318天,橫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航程近3.5萬海裏。來自國內外33家單位的300多人參加海上調查。

    我國首次使用水下機器人發現東太平洋海底“黑煙囪”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胡浩)我國自主研製的水下機器人“海龍2號”在東太平洋海隆海底發現罕見巨大“黑煙囪”並成功取樣,標誌著我國成為國際上少數能使用水下機器人開展洋中脊熱液調查和取樣研究的國家之一。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27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中國“大洋一號”科考船于10月23日使用“海龍2號”太平洋赤道附近洋中脊擴張中心,找到高26米、直徑約4.5米的巨大“黑煙囪”,並用五功能機械手準確抓獲約7公斤“黑煙囪”噴口的硫化物樣品,順利置放在樣品框中帶回科考船進行研究。

    海底“黑煙囪”是指富含硫化物的高溫熱液活動區,因熱液噴出時形似“黑煙”而得名。海底熱液活動區被視為海洋科學近幾十年來最為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尋找海底“黑煙囪”並對硫化物進行分析,也是“大洋一號”科考的重要任務。

    據介紹,“海龍2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水下機器人,高約3.8米,長寬均為1.8米左右,能最大提取250公斤的物品,是我國目前僅有的能在3500米水深、海底高溫和複雜地形的特殊環境下開展海洋調查和作業的最高精技術裝備。

    “大洋一號”21航次第一和第二航段首席科學家馬維林介紹,“大洋一號”科考船于7月18日從廣州出發,已完成第一、第二航段,目前正在執行第三航段任務。使用水下機器人進行海底熱硫化物調查是第三航段的主要任務之一。

 
 
 相關鏈結
· “大洋一號”凱旋 海底多金屬硫化物調查取得歷史性突破
· “大洋一號”凱旋 第20航次大洋科考有十大亮點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