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航空博物館新展品見證人民空軍裝備建設步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王東明、申進科)在新整修的中國航空博物中,殲─8,殲轟─7,殲─10單、雙座機,殲─11等戰機和紅─9、紅-12地空導彈等最新展品,見證著改革開放30多年來空軍裝備建設發展的新步伐。

    殲─8系列殲擊機是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國産兩倍音速殲擊機。這種高空高速殲擊機,具有中距攔射和近距格鬥能力,主要用於要地防空和奪取制空權兼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進行過多次改進,形成多品種、多用途的系列機型。1980年12月開始裝備部隊,成為人民空軍的主戰機種之一。

    殲轟─7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雙發、雙座、超音速、全天候殲擊轟炸機。首批研製的殲轟─7“飛豹”(海軍型),于1988年12月首飛成功。殲轟─7A(空軍型)是殲轟─7的改進型,于1997年立項研製,2005年裝備空軍部隊。

    殲─10飛機是我國採用當今國際先進技術,自行研製的新一代單發、輕型、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第三代戰鬥機。1986年1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殲─10飛機立項研製。1998年3月,原型機首飛。2002年5月裝備部隊領先使用,2004年1月設計定型。2005年正式裝備部隊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建制、成系統地形成戰鬥力。

    20世紀末,我國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學習借鑒、消化吸收、改進創新,發展生産了殲─11、殲─11A等新型戰鬥機,標誌著我國創新研製第三代重型戰鬥機的能力有顯著提高。至2007年,已有多批殲─11飛機裝備空軍航空兵部隊,顯著提升了作戰能力。

    在國慶60週年閱兵中,空軍的紅─9、紅─12地空導彈精彩亮相。這些空軍地空導彈部隊的最新裝備,這次也被收藏進了中國航空博物館,見證了我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引進─仿製─自行研製”的發展過程。經過多年的發展,空軍地空導彈部隊裝備系列化程度不斷提高,防空體系逐步完善,成為我國防空作戰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國航空博物館全新亮相 殲─10梟龍成最新展品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記者王東明)經過4個多月的閉館建設,新整修的中國航空博物館1日全新亮相,殲─10單、雙座機,殲─11,梟龍等戰機和紅─9、紅-12地空導彈,均成為最新展品。

    同時,由空軍、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學會共同舉辦的中國航空百年展,當日也在這裡拉開帷幕。

    中國航空博物館隸屬於空軍裝備部,是我國唯一、亞洲最大的航空專業博物館。在紀念人民空軍成立60週年慶祝活動結束後,博物館將於15日對公眾開放。

    中國航空博物館這次整修,于6月16日展開。一是布設中國航空百年展;二是新建了1座綜合展館,並在其中布設空軍武器裝備建設成就展;三是建設空軍英雄紀念墻和英雄大道;此外,還對館藏飛機進行了維修、飾新和重新擺放,增加了6萬平方米綠地,新建了體現空軍元素的博物館正門。

    至此,中國航空博物館共收藏有包括309架飛機在內的空軍各兵種武器裝備15000余件。

    “這些展覽將作為國防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長期展出。”館長齊賢德介紹,“公眾能親身體會到中國航空工業從修理、製造零件到仿製再到自主研發,人民空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國土防空到空天一體的發展壯大全過程。”

    這次整修也是中國航空博物館長期規劃的第一步。在2015年完工後,航空博物館將建成空天文化教育區、世界航空珍品展示區、飛行活動區等7個功能區,飛機最大收藏量可達800架,其他裝備、文物可達4萬件。

    走進新整修的中國航空博物館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記者 王東明)為迎接新中國成立60週年和人民空軍成立60週年,中國航空博物館於今年6月16日閉館整修,並將於11月15日向公眾開放。

    整修後的博物館中心新建了雕塑景觀區,包括空軍英雄紀念墻、英雄大道和誓言廣場——空軍英雄紀念墻由“藍天魂”主雕和兩側的英烈、英模墻組成,鐫刻了人民空軍成立以來在作戰和訓練中犧牲的1551名飛行人員烈士、被授予榮譽稱號的259名英模人物姓名;英雄大道長180米,樹立了11組英雄群體和英模人物雕塑,主體雕塑為總高40米的“利劍”,突出展現人民空軍崇尚英雄、崇尚榮譽的精神和敢於“亮劍”的豪邁氣概。

    與英雄大道相對,新建了建築面積10500平方米的綜合展館,布設“空軍武器裝備建設成就展”,以空軍武器裝備發展歷程為主線,以文化為魂,以珍貴文物、飛機為主體,全面、系統地展示了人民空軍艱難發展歷程和全面建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成就展展出了包括殲-10、殲-11等國産第三代先進戰鬥機,PL-11等先進武器和其他機載外挂裝備,飛行和機務訓練模擬器,各型代償服、頭盔等飛行員個人裝具,國産系列火箭彈射座椅及附件等大量空軍裝備。

    成就展還展出了文件資料或複製品以及擊落敵機殘骸等文物124件。其中,常乾坤、王弼等在蘇聯學習、創立東北老航校、空軍初建等不同時期的史料、手稿,以及黨中央、中央軍委在建立空軍、抗美援朝等重大事件中的決策等文獻資料,是首次向外披露。

    在以往一直使用的洞庫展廳,整修後布設了3個展覽,即航空百年展、發動機展和珍貴文物飛機展。航空百年展由起步篇、軍航篇、民航篇、航空工業篇和航空未來篇5個部分構成。

    洞庫展廳由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挖建的在役飛機掩體庫改造而成,整個展廳長586米、寬40米、高11米。

    這次整修還新建了由東西兩部分建築構成的博物館正門。西側為100塊天然石材建造的紀念中國航空百年曆程建築雕塑,高21米,象徵著21世紀人民空軍事業一飛沖天。東側為3面飛行中的翅膀造型墻體,代表人民空軍在航空、航天及宇宙探索事業中的過去、現在及將來。兩側伴以人民空軍軍徽的浮雕圖案,凸現人民空軍特色。

    中國航空博物館于1986年10月16日開始建設,1989年11月11日正式開放。20年來,接待了1350多萬人次觀眾、200多個國外代表團。

    中國航空博物館珍藏飛機濃縮人民空軍歷史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申進科、王東明、白先林)從開國大典空中的受閱飛機,到抗美援朝戰爭、國土防空中的功勳戰機;無論是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座機,還是參加過核試驗的轟炸機、強擊機……在中國航空博物館裏,一架架珍藏的飛機,是人民空軍歷史的縮影。

    “跨越”使用的教練機

    抗日戰爭勝利後,黨中央即決定在東北籌建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這就是後人稱之為的“老航校”。1945年9月至10月間,我黨選派了一批籌建航校的幹部,陸續從延安開赴東北。

    當時,飛行訓練要按照初、中、高級教練機的順序進行,而“老航校”只有10多架不能使用的木質初級教練機。航校的飛行員們在尊重科學的前提下,直接使用“九九”式高級教練機開始了飛行訓練。

    隨著飛行訓練的展開,缺少汽油的困難越來越突出。他們經過多次試驗,調整改進了“九九”式高級教練機的有關部件,成功地用酒精代替汽油,保證了訓練的正常進行。

    就是靠著這些起家,“老航校”創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跡——在3年多時間裏,培養出了120多名飛行員、領航員和400多名地勤人員,他們大都成為了人民空軍發展中的骨幹。

    開國大典上的“魔術飛行”

    60年前開國大典的空中梯隊,有5種機型17架飛機,包括P-51型野馬式戰鬥機、蚊式轟炸機、C-46型運輸機、PT-19型教練機和L-5型聯絡機。

    開國大典中,如果遇敵機偷襲怎麼辦?經過反復研究,由毛澤東、朱德和周恩來批准,制訂了帶彈受閱飛行的計劃,聶榮臻親自挑選了帶彈飛行的飛機和飛行員。

    為充分顯示軍威,在無飛機可增加的情況下,周恩來又主持軍委航空局重新修訂了受閱飛行方案——飛在前面的9架P-51,繞一個圈再接到編隊末尾的PT-19和L-5後面,第二次通過天安門上空。

    這樣一來,慶典當天人們看到的受閱飛機不是17架,而是26架。

    朝鮮戰場一鳴驚人

    在抗美援朝作戰中,志願軍空軍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而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噴氣式殲擊機,就是王海等空戰英雄非常珍視的“夥伴”。

    1951年1月29日,空四師28大隊大隊長李漢擊落美軍F-84戰鬥機一架,這是志願軍空軍首次擊落敵機,在人民空軍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此後,張積慧擊斃戴維斯、韓德彩擊落費席爾,都創造志願軍空軍的著名戰例。

    王海帶領的空三師9團1大隊在抗美援朝作戰中,英勇頑強,機動靈活,空戰80多次,擊落、擊傷美機29架,榮立集體一等功,被譽為“英雄的王海大隊”。

    志願軍空軍還涌現了一大批戰鬥英雄。其中,擊落敵機5架以上的有趙寶桐、劉玉堤、孫生祿、蔣道平、范萬章、韓德彩、魯珉。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他們成為了噴氣式飛機時代的中國王牌飛行員。

    飛越“天險”屢出奇兵

    與2008年抗震救災中作用非凡的伊爾─76大型運輸機相比,中國航空博物館珍藏的C─46運輸機顯得那麼古老。然而,就是這種運輸機,卻在“世界屋脊”上一邊開闢航線,一邊空投、空運,支援地面部隊進軍西藏、解放西藏……

    1950年1月,黨中央決定進軍西南,解放西藏。1950年4月15日,謝派芬機組駕駛C─46運輸機,首次試航康定,空投成功;5月7日,王洪智機組駕駛C-46運輸機,首次試航西康重鎮甘孜,空投成功。

    1956年,駐藏部隊和西藏人民為了實現北京至拉薩通航,建起了當雄機場。5月26日清晨,空軍航空兵某師副師長韓琳駕駛5116號C-46運輸機,首次在當雄機場降落,成功地完成了北京至拉薩航空線的試航任務。

    國土防空立戰功

    殲─5、殲─6,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民空軍的主戰飛機,曾立下赫赫戰功。從1949年至1969年,人民空軍在擔負國土防空作戰任務中共擊落敵機96架、擊傷180架。

    在1950年至1969年期間,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建立起來的年輕的人民空軍,一方面與入侵我國領空的美機作戰,另一方面與妄圖反攻大陸、對我沿海地區進行瘋狂襲擾破壞的台灣國民黨空軍作戰。

    在這場持久的戰鬥中,人民空軍得到了極大的鍛鍊。擊落美B-29轟炸機、P─2v-7戰鬥機、國民黨空軍F─86飛機、F─84G飛機、RF─101A戰術偵察機、F─104戰鬥機和夜間擊落國民黨空軍B-17G轟炸機、美P4M-1Q電子偵察機、國民黨空軍C-46飛機等等,都是空戰史上的著名戰例。

    經過連續空戰,反復較量,到1958年10月底,人民空軍掌握了閩、粵地區制空權,敵我雙方在大陸上空的大機群空戰隨之停止。

    毛主席23次乘坐的座機

    從1957年3月19日至1958年9月10日,毛主席先後23次乘坐4202號伊爾─14型運輸機,航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這架飛機于1992年3月26日光榮退役,從哈爾濱空軍某飛行學院飛來北京,是中國航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航空博物館收存並展出的毛主席的座機還有裏─2和伊爾─18。50多年來,空軍執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專機任務的飛機逐步更新換代,這些飛機也永遠珍藏在人們的記憶中。

    執行兩彈空投任務

    當年執行兩彈任務的伊爾─12、圖─16、強─5飛機,就在中國航空博物館珍藏。

    1964年10月16日15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這次核試驗中,空軍先後出動伊爾─12等14架次飛機,完成了空中運輸、煙雲取樣等任務。

    1965年5月14日,轟炸航空兵某師李源一機組駕駛圖─16型轟炸機,第一次空投原子彈爆炸成功,揭開了我國核試驗的新篇章。

    1967年6月17日,航空兵某師徐克江機組駕駛圖─16型轟炸機,首次空投氫彈試驗成功。

    1971年12月31日,航空兵某師彝族飛行員楊國祥駕駛挂有實用氫彈的強─5甲型飛機,在我國西部靶場作投擲試驗。由於挂彈推脫機構出了故障,3次均投不下,不得不帶氫彈返場著陸。當時,除一名指揮員外,試驗基地所有人員全都轉入地下,飛機安全著陸。

    1972年1月7日,楊國祥駕駛強─5甲型飛機再次升空,成功地投擲了我國第一枚實用氫彈,榮立一等功。

 
 
 相關鏈結
· 航空博物館閉館整修 殲-10等武器裝備國慶將亮相
· 旅遊局批准中國航空博物館等33家景區為4A級景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