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鄭必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會越走越寬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1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台北11月13日電(記者 陳斌華 應堅)由台灣民間團體太平洋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13日上午在台北開幕。中共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在會上發表演講時説,只要兩岸同胞共同奮鬥,在積極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開闢更加寬闊的實踐和認識道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更加大有希望。

    他表示,60年來,兩岸走過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就大陸來説,歷經艱辛探索找到了和平崛起即和平發展的道路。而台灣60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創造了躋身於“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跡,值得所有中華兒女驕傲。然而,台灣社會面對“歷史大變局”的整體轉型尚未完成。尤其是近20年來,島內“台獨”與反“台獨”這兩種思想、力量和道路選擇的激烈衝撞,對台灣的社會意識、政治局勢和經濟發展産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這一較量雖然至今沒有完全結束,但台灣主流民意否定“台獨”和期待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走向是十分清楚的,“台獨”的沒落與衰敗也是必然的。

    鄭必堅指出,60年來,兩岸關係發生了重大深刻的變化,最鮮明的特點是由軍事對峙、隔絕對立走向交流合作、對話協商,一種新型的兩岸關係正在逐步加速形成。在此過程中,雙方政策的不斷調整,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因素。30年前大陸方面作出重大政策調整,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是一個歷史性的戰略決策,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他説,近百年來兩岸間曲折的分分合合、歷史造成的恩怨與隔閡,使台灣社會形成某種“悲情意識”或特殊的“台灣意識”,這些都是我們必須以包容的心態加以面對,並要以最大的耐心予以化解的。“台獨”路線我們要堅決反對,但台灣人民愛土愛鄉和要求當家作主的“台灣意識”,絕不等於“台獨意識”。兩岸關係多年來的實踐表明,歷史造成的這些悲情與隔閡,是完全可以也能夠在兩岸同胞共同開闢兩岸關係前進道路的進程中得到消弭的。只要我們不斷地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就能夠逐步增進兩岸同胞之間的相互了解,融合彼此的感情,擴大雙方的共同利益,從而形成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的自覺把握和共同開拓。

    鄭必堅表示,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去年12月31日明確提出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六點意見,這既表明中共領導集體的“眼界決定境界”,同時也預示著兩岸關係的“思路決定出路”,著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願景、開闢兩岸關係嶄新格局的重要時刻即將到來。衷心希望圍繞構建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框架,兩岸同胞積極努力,迎來一個長久得多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階段。

    台灣海基會原秘書長陳長文、台灣大學原校長孫震也先後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講。13日下午,與會兩岸學者分為政治、經濟、文化、綜合4個組進行論文發表和討論。

    研討會為期2天,大陸共有28名專家、學者與會。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楊毅11日在應詢評論時説,這次研討會是兩岸學界一次民間性的學術研討活動,同時又是兩岸關係改善發展新形勢下,首次在島內就雙方關心的包括政治議題在內的各種議題進行綜合性探討,自然有其重要的積極意義。

 
 
 相關鏈結
· 2009年度兩岸關係研討會在成都閉幕 取得積極成果
· 兩岸關係研討會在成都開幕
· 王毅:倍加珍惜和悉心呵護來之不易的兩岸關係
· 2009年度兩岸關係研討會將於10月下旬在成都舉行
· 江丙坤:能參與推動兩岸關係是我一生最大的榮幸
· 臺辦主任: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成兩岸民意主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