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國家林業局發佈《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18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政府歷來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國家林業局日前更發佈了《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旨在指導中國林業為減緩世界氣候變化做出新貢獻。

    ■林業減緩氣候變化速度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根源在於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發展碳匯林業是關鍵。“碳匯”是指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的過程。

    中國通過開展大規模的國土綠化行動,積極發展和嚴格保護森林資源,實現了森林面積和蓄積的雙增長。我國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森林吸碳能力明顯增強的國家。據統計,1980年-2005年,通過持續開展植樹造林和森林管理活動,累計凈吸收二氧化碳46.8億噸;通過控制毀林,減少排放二氧化碳4.3億噸,兩項合計51.1億噸。全國森林凈吸收的二氧化碳,相當於同期工業排放總量的8%,對減緩全球氣候變暖步伐作出了貢獻。

    ■多舉措助推碳匯林業發展

    全球森林銳減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的報告顯示:2000年-2005年間,全球年均毀林面積為730萬公頃。

    在全球森林面積銳減的背景下,中國林業建設的成就意義重大:累計有115.2億人次義務植樹538.5億株;三北防護林工程區累計造林保存面積3.67億畝,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5.05%提高到10.51%;退耕還林4.03億畝,相當於再造了一個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天然林保護工程有效保護了17.95億畝天然林,工程區森林蓄積114.02億立方米,對全國森林資源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3%以上。

    目前,中國正在進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FAO《2005世界森林資源狀況》指出,2000年-2005年,全球森林資源繼續呈減少趨勢,中國森林資源的增長使得亞太地區森林面積出現了凈增長。FAO《2009世界森林資源狀況》評估報告再次肯定了中國森林資源持續增長的成就,同時肯定了我國林業成就對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意義。

    ■明確林業未來發展目標

    《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中國林業行動的3個階段性目標和22項主要行動:林業減緩氣候變化的行動15項和林業適應氣候變化的行動7項,除對森林覆蓋率、蓄積量提出明確發展目標外,還對森林的碳匯能力作出要求。國家林業局造林綠化管理司司長王祝雄表示,這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邁出的又一大步。

    國家林業局造林綠化司副司長、國家林業局應對氣候變化常務副主任李怒雲表示,林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有著工業所沒有的優勢,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潛力巨大。我國尚有可用於植樹造林的宜林荒山荒地0.57億公頃、宜林沙荒地0.54億公頃以及相當數量的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和未利用地,有100公頃以上的各類濕地總面積3848萬公頃,保護濕地和控制林地水土流失,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提高森林土壤固碳能力。

    中國森林覆蓋率達20.36%(鏈結)

    11月17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在北京公佈的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全國森林面積1.9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0.36%,森林蓄積137.21億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積0.62億公頃,蓄積19.61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繼續保持世界首位,提前兩年實現中國政府對世界承諾的森林增長目標。(嚴 冰 謝建磊 戴劍威)

 
 
 相關鏈結
· 林業局副局長印紅提出:要加強林業對外談判工作
· 林業局和湖南簽合作框架協議共建現代林業示範區
· 賈治邦希望各地學習邳州經驗 做大做強林業産業
· 林業局局長賈治邦10日出席湖南省委林業工作會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