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將在中山站全面建設極區地球空間環境實驗室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0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雪龍”號12月3日電(記者 崔靜)中國專家日前對記者説,中國將在第26次南極考察期間,在位於東南極的中山站全面建設極區地球空間環境實驗室。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高空大氣物理學研究室主任胡紅橋説,極區是地球面向太空敞開的窗戶,在那裏地磁場近乎垂直地進出,太陽風中的帶電能量粒子易於進入地球磁層,並接近垂直地向電離層以至中高層大氣輸送,使各層間産生能量、動量和質量的耦合,由此産生一系列重要地球物理現象,例如極光、粒子沉降等。因此,南極地面觀測在空間科學研究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中國南極中山站在地球空間環境觀測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胡紅橋説,地球磁層的極隙區是太陽風進入地球高空大氣的直接通道,而中山站正好處在極隙區緯度,因而是世界上少數可以進行午後極光觀測的臺站之一。隨著地球自轉,中山站白天位於極隙區,夜晚進入極光帶環繞的極蓋區,一天兩次穿越極光帶,可以觀測到豐富的極光現象和電離層變化,是理想的地球空間環境觀測地。

    胡紅橋説,1994年以來,中國通過與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和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合作,在中山站建立的高空大氣物理觀測系統已開展一個太陽週期(11年)以上的連續觀測,積累了極區電離層、極光和地磁等多要素觀測數據,為在中山站建立空間環境監測實驗室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説,在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期間,科研人員將全面展開中山站極區地球空間環境實驗室建設,主要任務有安裝高頻雷達、極光觀測系統、電離層閃爍網等7臺科學觀測設備,更新電離層數字測高儀。按計劃,這些觀測設備將於2010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開展越冬觀測。

    胡紅橋指出,極區地球空間環境實驗室的建設,將使中山站在極區地球空間環境的探測範圍由極隙區、極光帶擴展到極蓋區,可探測到的自然現象覆蓋電離層和磁層,探測要素包含極光、電離層參量和空間等離子體波等關鍵要素,使南極中山站成為自主性更強、國際一流的極區地球空間環境觀測站。

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圓滿完成長城站物資卸運任務

    11月16日,考察隊員在長城站碼頭吊運物資。經過連續4天的晝夜作戰,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當天圓滿完成在中國南極長城站的物資卸運任務,即將離開長城站奔赴中山站。新華社記者 崔靜 攝

我國將首次在南極應用無人機大範圍觀測海冰

    新華社“雪龍”號12月1日電(記者 崔靜)新華社記者1日獲悉,在第26次南極考察中,我國將首次在南極應用無人機進行大範圍海冰觀測實驗。

    無人機通常是指具有一定自主導航、自主駕駛能力的飛行器,按使用範圍可分為軍用型和民用型。軍用無人機包括偵察機、電子干擾機、通訊機、無人戰鬥機等,民用無人機則主要用於測繪、航拍、遙感和災害預警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謝成蔭介紹説,此次實驗用的無人機“雪燕”就屬於民用無人機。它將搭載航拍相機、紅外輻射計和紅外探頭等儀器,在中國南極中山站附近的普裏茲灣海域上空開展海冰觀測實驗。詳細>>>

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乘坐“雪龍”號返回東半球

    新華社“雪龍”號11月28日電(記者 崔靜)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于當地時間28日16時45分(北京時間29日淩晨1時45分),乘坐“雪龍”號極地考察船穿越0度經線,從西半球返回東半球。

    “雪龍”號曾于11月1日從東半球駛入西半球。此後,“雪龍”號3次成功穿越西風帶,先後完成在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卸貨補給任務和在阿根廷烏斯懷亞港的油料、淡水補給,于22日正式踏上奔赴中國南極中山站的征程。在此次考察中,“雪龍”號已累計航行13400余海裏(1海裏等於1.852公里)。詳細>>>

 
 
 相關鏈結
· 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船駛入南極大陸周圍的浮冰區
· 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22日離開長城站奔赴中山站
· 訪南極中山站站長:一樣的冰天雪地 不一樣的南極
· 中山站迎來建站20週年 經多次擴建現已初具規模
· 2月26日 :中國南極中山站在拉斯曼丘陵落成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