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大小興安嶺林區“爐口奪木”保護森林資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美溪林業局蘭新經營所職工正在整理廢棄的木耳栽培袋。據介紹,200公斤這樣的生物質材料便可生産400立方米含有甲烷、氫氣等成分的混合可燃氣體,可以保障經營所164戶居民使用3至4天(11月18日攝)。“鋸末、苞米棒子都能變成燃氣用來做飯了,再也不用燒木頭了”,家住黑龍江美溪林業局蘭新經營所的劉原發向記者講述今年自家生活發生的變化,“做一頓飯需要一立方米氣,大約是三毛五分錢。不過大家都把自己家的廢料拉來,可以抵掉燃氣費用。”如今,住在黑龍江省大小興安嶺林區裏的許多林業職工都與劉原發一樣,陸續告別燒柴取暖、做飯,以減少對周圍山上森林資源的消耗。據當地政府部門統計,如果這兩大林區居民全面停止燒柴,每年可多保護約200萬立方米的森林資源。 新華社記者 孫英威 攝

    新華社哈爾濱12月5日電(記者孫英威、劉景洋)“鋸末、苞米棒子都能變成燃氣用來做飯了,再也不用燒木頭了”,家住黑龍江美溪林業局蘭新經營所的劉原發向記者講述今年自家生活發生的變化,“做一頓飯需要一立方米氣,大約是三毛五分錢。不過大家都把自己家的廢料拉來,可以抵掉燃氣費用。”

    如今,住在黑龍江省大小興安嶺林區裏的許多林業職工都與劉原發一樣,陸續告別燒柴取暖、做飯,以減少對周圍山上森林資源的消耗。據當地政府部門統計,如果這兩大林區居民全面停止燒柴,每年可多保護約200萬立方米的森林資源。

    地處黑龍江省北部的大小興安嶺地區是我國連片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區,是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的天然生態屏障。這裡地處我國最北部,冬季寒冷,每年取暖期超過6個月。過去,在大小興安嶺林區內生活的居民一直用木材取暖、做飯,同時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冬天供暖也會燒掉大量木材。

 

    這是美溪林業局蘭新經營所生物質氣化站內的一個約6米高的400立方米貯氣櫃(11月18日攝)。 新華社記者 孫英威 攝

    為切實保護森林資源、優化生態環境,黑龍江大興安嶺林區從2006年底起開始實施“以煤代木”工程。多方籌措資金1.6億元,對居民實行分級、分類補貼,建立標準規範的煤炭、引火柴、液化氣供應站(點)213個,研製煤轉氣爐、型柴等節能環保爐具及多種代木産品。至2008年9月,全區14萬戶全部實現了“以煤代木”。

    在繼續擴大城鎮集中供熱的同時,地處小興安嶺腹地的伊春市今年選擇了10個林場和經營所進行“燒柴革命”試點,鼓勵和引導居民使用替代燃料進行改爐改灶,在用原煤、型煤、生物質壓縮、地炕、秸稈等替代以木取暖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目前,利用生物質原料,朗鄉林業局的生物質半氣化爐、美溪林業局蘭新經營所的生物質氣化工程,均實現了供熱取暖、爐灶做飯等多功能利用。

    記者在蘭新經營所內見到,一個約6米高的400立方米貯氣櫃矗立道邊。這個藍色貯氣櫃從去年開始負責給經營所164戶居民提供生活燃氣,生産燃氣所用的原料全部是秸稈、鋸末等林區生産生活的剩餘物。管理員滕銀財説:“燃燒200公斤廢料便可將這400立方米貯氣櫃充滿,産生的可燃氣體夠全所人用3-4天。”

    伊春市市長王愛文説,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條件是職工群眾的熱切期盼。尤其是在林區木材産量調減的大趨勢下,改變以木材為主的取暖、做飯方式,既可控制亂砍濫伐森林資源,又可杜絕森林火災隱患,是實現保護資源、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相關鏈結
· 中國通過大規模植樹造林 森林碳匯能力持續增長
· 林業局局長賈治邦指出森林經營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