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澳門回歸祖國十週年——不變的情懷:愛國愛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07日   來源:新華社

    編者按:今年12月20日,澳門將迎來回歸祖國10週年。這10年,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在澳門有效實踐的10年,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切實落實的10年,是內地與澳門合作深化、互利共贏的10年。今天的澳門,經濟繁榮、民生改善、民主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新華社自12月7日起,特別推出澳門回歸十週年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新華社澳門12月7日電 (新華社記者 何自力) 2000年10月1日,澳門回歸祖國後的第一個國慶節,金蓮花廣場舉行了落成後的首次升旗儀式。此後,每天清晨8時,儀仗隊都會準時在這裡將國旗和區旗高高升起。

    國旗、區旗下的澳門,一派繁榮,一派祥和。

    再過十幾天,澳門就將迎來回歸祖國10週年的日子。在這個城市,愛國和愛澳已是不可分割的情懷,成為社會的核心價值。

    愛國傳統 源遠流長

    在澳門鬧市區的蓮峰廟旁,有一座已有12年曆史的林則徐紀念館,向人們講述著170年前林則徐巡閱澳門的往事。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紀念館主席龔樹根説,林則徐的愛國主義精神感召著一代代澳門人,自1997年建館以來,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紀念館共接待各界人士約26萬人次。

    “澳門人愛國的光榮傳統,源遠流長。”澳門中華教育會副會長劉羨冰説。

    在抗戰中,澳門進步華人與華人團體紛紛開展各種行動,響應祖國的號召,參與抗日救亡的各種活動,包括捐獻籌款、派粥贈衣、開辦義學等。澳門50多個社團聯合成立“澳門學術界、音樂界、體育界、戲劇界救災會”(簡稱四界救災會),組織百人下鄉宣傳,以喚起民眾,齊心救國。

    1938年10月廣州陷落,大批難民涌入澳門,1941年12月香港被日軍佔領,澳門人口由戰前15萬人激增至高峰時的45萬人,其中大部分進入澳門的人屬於貧苦無依的逃難者。面對祖國災難和困棲澳門的難民,澳門民間社團伸出了大愛之手,他們或義賣、義演勸募徵集錢物;或收容難民施粥派衣……

    劉羨冰説,澳門人在抗日戰爭的年代裏與祖國人民心心相連,在這場偉大的世界性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偉大的民族解放鬥爭中,澳門人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盡了自己應盡的責任,無愧於國家民族,也為下一代樹立了榜樣,留下光輝史跡。

    在澳門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産生出數量龐大的社團,構成了澳門社會的顯著特徵。翻閱這些澳門社團的章程,愛國愛澳的主題躍然眼前:

    《澳門市販互助會章程》的宗旨明定:“團結小販行友,愛祖國,愛澳門。”

    澳門婦女聯合會章程寫著:“本會以增進澳門婦女愛國愛澳、團結、關心社會、服務社會、辦好婦女兒童福利事業及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為宗旨。”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的會歌中唱道:“愛國旗幟高高舉起,團結維權立場堅。”

    ……

    長期從事澳門社團研究的澳門理工學院副教授婁勝華認為,澳門的華人社團具有愛國傳統,長期的澳葡統治不但沒有湮滅華人社團的愛國意志,反而使自覺關心祖國與民族的前途命運成為澳門社團共同的行動特徵。

    1987年4月,中葡兩國簽署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澳門進入回歸祖國的過渡時期,澳門民眾愛國熱情因此得到空前釋放:參與基本法的起草、諮詢與宣傳;參加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籌備;迎接與慶祝澳門回歸。

    從一名中學教師有幸成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的李沛霖感嘆説:“這幾十年來能盡心盡力做些事,父親對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1950年,作為新馬路上一家百貨公司職員的李沛霖的父親,曾與其他店員一道,排除萬難,堅定地升起了一面五星紅旗。李沛霖説,澳門“愛國愛澳”的傳統如此堅實,是和“愛國愛澳”的老前輩的言傳身教分不開的。

    家國情深 風雨同舟

    “澳門回歸後社會環境更為寬鬆、兼容,‘一國兩制’、‘愛國愛澳’、求同存異、互利共贏等社會核心價值,開始生根壯大。”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任楊允中説。2009年5月,楊允中所在的研究中心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接近50%的受訪者認為愛國愛澳是現階段澳門社會的核心價值。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不無自豪地説,澳門本身愛國基礎在歷史上是比較好的。回歸以後,澳門人對國家的感情從各方面大大增加。正是因為澳門廣大居民對國家的感情有一個非常深厚的基礎,才會堅定不移地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更好地實施“一國兩制”方針。

    2009年2月25日,經過澳門特區立法會的細則性討論和表決,《維護國家安全法》獲高票通過,並於3月3日起生效。

    澳門特區積極履行基本法賦予的憲制責任和神聖義務,彌補立法空白,全面承擔起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廣大澳門市民在立法過程中所凝聚和展現出來的愛國愛澳情懷,成為特區持續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財富。

    與祖國風雨同舟、攜手同行,在過去10年中,成為澳門特區政府、社會各界最大的共識。他們滿腔熱忱地和全國人民一道為奧運的成功舉辦,為“神舟”飛船的成功發射搖旗吶喊;當汶川地震以及各種冰雪、洪澇、乾旱災難襲來的時候,他們全情投入,向受災同胞伸出援手。據統計,截止到2009年11月19日,澳門特區援助四川地震災區重建項目已達95個,共計40.7億元人民幣。

    為慶祝新中國60華誕和澳門特區成立10週年,今年初澳門基金會推出了名為“家國情懷”的社團、學校慶祝活動計劃,獲得社會各界熱烈響應,563個社團、學校遞交了活動津貼申請表,近40萬人次的市民報名參加相關社團、學校組織的1639項“雙慶”活動。

    愛國愛澳 薪火相傳

    “經過多年來的推動,澳門居民對基本法及愛國愛澳的意識不斷加深。”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理事長崔世昌説。

    澳門回歸10年來,作為民間團體的基本法推廣協會積極配合特區政府履行宣傳推廣基本法的責任和義務,持續地與法務局、民政總署和教青局合作舉辦一系列座談會、培訓班,並在內地13個省市舉辦了“歷史的跨越”圖片展覽。

    “澳門推行愛國教育行之有效,與新中國成立前後一批愛國學校與團體在澳門紮根有深厚淵源。”李沛霖説,回歸後,澳門與國家關係更趨緊密,每間學校均將愛國教育視為培育學生完美人格、推行品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6年,澳門特區政府修訂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將“愛國愛澳”、培養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確定為教育總目標,從立法角度將民間的自覺行動轉化為法律訂定要求。

    澳門培正中學具有120年的辦學歷史。校長高錦輝告訴記者,特區成立後,學校集中資源,更徹底地推行“愛國愛澳”教育。他説,過去10年,祖國大事不斷,特區政府把握時機,大力推動多項愛國教育活動,如邀請國家航天員來澳,並與學生座談,增強了學生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學生的愛國情懷不斷高漲。

    澳門特區政府教青局德育中心主任梁雪恩介紹説,回歸以來教青局重點推動了全澳學界升旗儀式、促進學校愛國愛澳教育資助計劃等9項愛國愛澳教育的工作項目和支援計劃。

    已推出兩年的“國防教育營”吸引了來自26所學校逾5600名學生參加。參加了今年暑期“國防教育營”的學生黃婧怡説,10天艱苦而充滿樂趣的集體生活,是她生命中難忘的回憶。“我們的意志得到鍛鍊,我們會用在這裡培養的性格、品質來應對未來的挑戰,不辜負祖國和社會的殷切期望”。

    正如澳門培正中學初三學生廖藹妍在一篇題為《家國情》的作文中寫道:“祖國日益富強,澳門日益繁榮。繁榮的小城,依然安寧、和平。能生長在如斯的小城,是一種幸福。親愛的祖國啊!我相信,在您強壯有力的臂膀下,澳門,生我育我的地方,將會安享每一個十年!”

    澳門回歸以來高等教育學生人數增長近3倍

    新華社澳門12月7日電(記者徐超)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7日表示,澳門回歸祖國10年來,高等教育課程學生人數由1999年的約8500人增至今年的逾3.2萬人,澳門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澳門回歸以來,高校數目增至10所。適齡人口的毛入學率逐年上升,高等教育已由精英階段進入大眾化階段,並向普及化階段邁進。

    師資力量方面,澳門高等院校教學人員由1999至2000學年的783人增至2008至2009學年的1951人。特區政府支持各院校延聘海內外資深教授到澳門任教,並鼓勵本地教學人員深造。

    10年來,各院校致力完善辦學設施,部分院校還建立專門研究所或實驗室。同時,各院校與國際知名大學簽署學術交流、交換生、合辦課程及科研合作等協議。隨著教學質量日漸提高,部分院校的課程在國際上獲得肯定。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表示,澳門回歸後,各院校開辦的不同層次高教課程大幅增加,還開辦各類文憑和證書課程以及職業技能培訓。為鼓勵市民升讀高等教育課程,自2000年起,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提供升學輔導服務,多次舉辦大型高教聯展及升學講座等。

 
 
 相關鏈結
· 馬萬祺:澳門翻開新篇章——紀念澳門回歸10週年
· 紀念澳門回歸十週年圖片展在裏斯本開展
· "澳門風情"慶祝澳門回歸10年圖片展在日內瓦開幕
· “魅力澳門回歸10週年系列文藝演出”拉開帷幕
· 華夏之聲“我看澳門回歸十年”徵文獲獎作品揭曉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