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有效改善青海高原生態環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12月14日電(記者何偉)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中國最美湖泊——青海湖周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沙化土地以每年2.3%的速率遞減,水位首次出現連續5年上漲。

    記者自青海省林業局了解到,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自2000年實施以來,青海高原上967萬畝荒山荒坡重新披上了“綠裝”,工程項目區脆弱的生態環境得以明顯改善,135.5萬農牧民直接受益。

    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孕育了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是我國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態屏障,被譽為“中華水塔”。但這裡高寒缺氧,自然條件惡劣,林草植被稀疏,生態環境脆弱。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後,青海省也啟動了包括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在內的一大批生態建設項目。

    據青海省林業局局長李三旦介紹,自2000年到目前的9年間,青海省在青海湖環湖地區、東部黃土丘陵區、西部柴達木盆地和共和盆地風沙區以及三江源頭地區展開了大面積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工程涉及該省48個縣(市)、327個鄉鎮、3911個行政村。截至目前,已退耕造林種草290萬畝,周邊荒山造林種草582萬畝,封山育林95萬畝,總計967萬畝。昔日光禿禿的荒山荒坡借助這項工程重新披上了綠裝。

    “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實現了從毀林毀草開荒到退耕還林的歷史性轉變,改變了過去‘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局面,取得了生態改善、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的巨大綜合效益,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百萬退耕農民的擁護和支持。”李三旦説。

    大規模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構建了青海省生態新格局,省內局部地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加快了全省生態建設步伐。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22萬畝,減少15度以上陡坡耕地113.3萬畝,減少沙化土地107.9萬畝,森林覆蓋率由1999年的3.1%提高到目前的5.3%以上。

    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惠澤農牧戶29.62萬戶、135.5萬人。工程實施以來,青海省累計向退耕還林戶發放糧食補助資金28.26億元、生活補助資金3.99億元。統計表明,2007年全省退耕戶年平均收入為2504元,其中退耕還林工程對農牧民收入增加值的貢獻率達到23.1%。

    同時,該工程已成為推動農村牧區産業結構調整的龍頭工程。工程實施後,農民增加了對剩餘耕地的投入,促進了種植業結構的調整,還解放了部分勞動力,加快了向二、三産業轉移,勞務收入明顯增加。

 
 
 相關鏈結
· 安徽:綠色引領産業升級 環保優先拓寬發展空間
· 江蘇省啟動“減少污染 珍愛家園”環保聯合行動
· 四川成都市將大力發展環保産業實現年增長率45%
· 湘澳簽科技合作協議 重點在中醫藥、環保等領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