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南水北調中線渠首樞紐工程于28日在河南南陽開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2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鄭州12月28日電(記者 李亞楠)備受各界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渠首樞紐工程于28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隆重開工,這標誌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段建設正式拉開帷幕。

    據南陽市南水北調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是經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批准建設的國家大型水利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渠首樞紐工程既是南水北調中線輸水總幹渠的引水渠首,也是丹江口水庫的副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從這裡開閘引水,經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開挖渠道,在鄭州市附近通過隧洞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

    據介紹,陶岔渠首樞紐工程設計為新址重建加電站方案。建築物主要有引渠、重力壩、引水閘、消力池、電站廠房和管理用房等。新渠首閘位於老渠首閘下游約80米處,渠首閘壩頂高程176.6米,軸線長265米,引水閘底部高程140米,分3孔,設計流量35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可達420立方米/秒。新渠首閘建成後,老渠首閘將拆除。電站為河床徑流式,裝機容量5萬千瓦,安裝2臺2.5萬千瓦機組。工程批復總投資85935萬元,其中電站投資約3.7億元。渠首樞紐工程計劃施工總工期為42個月。

    渠首樞紐工程所在地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水源區、淹沒區和移民安置區。淅川境內核心水源區面積2616平方公里,佔全縣國土面積的93%。丹江口水庫初期工程淹沒淅川縣土地362平方公里(折54.3萬畝),其中淹沒耕地28.5萬畝,動遷移民20.2萬人,主要安置在河南、湖北等地。丹江口水庫加高蓄水後,淅川境內丹江口水庫水域面積506平方公里,佔全庫面積的48%,全縣將再次移民16.2萬人,佔庫區全部移民的49%,全縣將淹沒耕地13.1萬畝,佔庫區總淹沒耕地的51.2%。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四省市供水,重點解決北京、天津、石家莊等沿線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問題,並兼顧沿線生態環境和農業用水。中線工程全長1432公里,其中河南省境內731公里。中線工程分二期實施,一期工程計劃于2014年全線通水,設計年均調水量為95億立方米,二期工程建成後調水量增加至130億立方米。

 
 
 相關鏈結
· 南水北調建設全面提速 累計批復投資1364億元
· 南水北調中線興隆水利樞紐工程順利實現大江截流
· 南水北調辦機關精神文明委總結機關文明創建工作
·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首條隧洞貫通 2014年通水
· 河北召開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 南水北調工程累計批復投資1295億 建設全面提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