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走特色品牌之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3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寧12月31日電(關妮納 陳莉)“2010年中國民協將組織一系列有聲勢、有特色、有影響的民間文藝活動,著力打造民間文藝知名品牌,推進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保護傳承工作。”30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羅揚在南寧舉辦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搶救與保護論壇上作上述表示。同日,來自全國多個省區的100多名專家學者、民間文藝工作者,圍繞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搶救與保護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羅揚介紹:近年來,通過實施遺産搶救工程,一系列少數民族民間文化得以保護和傳承。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災區文化遺産受到極大破壞,尤其是羌族文化遺産遭到毀滅性破壞。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多家單位,啟動了保護羌族文化遺産項目,先後編纂出版了《羌族文化學生讀本》、《羌族口頭遺産集成》等文本,為羌族文化重建提供了資料依據。2009年,由全國多家單位共同舉辦的“繽紛中國—中國民族民間服飾文化暨中國民間文化搶救工程成果展”在北京舉行,全面展示了我國56個民族的服飾工藝、服飾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國各民族服飾文化的深刻內涵及其中的民族精神。

    但同時,隨著外來文化的涌入以及市場化、現代化浪潮對少數民族文化造成極大的衝擊,民族傳統文化正越來越被邊緣化。“剪紙、泥彩塑、史詩、神話、民族器樂等一些依靠口傳心授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正面臨消失的危險。”羅揚説,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作必須進行創新,走特色品牌之路。

    2009年,中國民協舉辦了中國首屆客家文化節、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2009年中國(無錫)吳文化節—惠山民俗文化廟會、中國慈孝文化節等一系列活動,拓寬了展示民間文藝成果的渠道,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透露:2010年將繼續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實施中國古村落代表作集成和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影像集成等新項目,組織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系列文化活動,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推動民間文藝的蓬勃發展。 

 
 
 相關鏈結
· 兩岸專家在京共議台灣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
· 國家民委:少數民族文化産業開發研討會成功召開
·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繁榮發展
· 國家民委宣傳少數民族文化工作60年輝煌成就
· 少數民族文化有保護繼承創新的問題 目前保護是第一位
· 愛護少數民族文化與愛護中華文化是同一個內涵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