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月1日電(記者 趙葉蘋)伴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自2005年開始,海南不斷有農民走出國門,前往老撾、緬甸、越南等國家包地開荒種植香蕉、西瓜,200余名技術人員常年駐紮在外,香蕉、西瓜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15萬畝和1萬畝。
海南省香蕉協會秘書長、香蕉博士張錫炎説,“走出去”是農業産業發展的自然規律,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趨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海南的香蕉、西瓜産業積蓄了很強的力量,很多專業大戶年利潤已達到1000萬元,技術實力、資金實力加上人才實力,為海南農民走出國門闖世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海南省香蕉協會統計,目前已有50余家企業在緬甸北部種植香蕉,面積達到8萬畝以上,其中海南農民種蕉面積有1萬畝。張錫炎則在老撾種植了500畝香蕉,他在老撾成立公司,專門派遣5名工作人員常年駐守,工人則從當地村莊中聘請,目前500畝香蕉長勢喜人,將於今年4月份上市。張錫炎還在與老撾方面商談再包1萬畝土地,計劃發展規模達到10萬畝。
海南農民為什麼選擇出國發展?海南省農業廳對外合作處處長周世強説,這是因為與國內相比,在緬甸、老撾等國種植香蕉投入少、産品優異、出口方便、利潤更高。
周世強説,國內的土地資源緊張,地租價格高,每次颱風都會重創香蕉産業,每年冬天西伯利亞寒流的入侵,也影響香蕉果品品質。相比之下,老撾、緬甸等國家有些地區沒有颱風,不受冷空氣影響,且地租便宜,香蕉生産週年品質穩定,這些優勢都是國內所沒有的。
周世強説,熱帶農産品“走出去”發展前景廣闊,目前已有200余名技術人員常年駐紮在老撾、越南、緬甸等國家發展香蕉、西瓜種植業,種植面積在逐年快速增長。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還將有越來越多的産業逐步“走出去”發展,政府方面也在加大引導力度,把我們的農民帶出去,發展跨國經營,提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