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記者 董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翟虎渠11日説,“十二五”期間,中國農科院要在國際競爭性、前沿性的關鍵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理論和原始創新成果,在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高新技術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搶佔農業科技制高點,牢牢把握我國農業和農業科技發展的戰略主動權。
翟虎渠在中國農科院2010年工作會議上説,2009年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共取得科技成果139項,獲獎成果82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由范雲六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研製成功國際首例高表達植酸酶的轉基因玉米,獲得國家轉基因安全證書。由中國農科院科學家發起和參與的國際黃瓜基因組、馬鈴薯基因組計劃取得重大進展。
2009年中國農科院不斷強化對農業的科技支撐,先後組織實施了四川崇州地震災區對口幫扶、“科技列車長白山活動”、“百萬農技人員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等一系列科技興農活動。此外,他們還提出了科技興農“三百科技支農行動計劃”,在全國100個糧食主産縣開展糧食增産科技支撐行動、在100個縣開展科技示範與成果轉化行動、在100個院地科技合作縣開展科技服務行動。
翟虎渠提出,2010年中國農科院將提高科研立項數量和水平,重點抓好“轉基因”和“水污染”兩個重大專項、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等有關項目的申報和跟蹤管理。
同時,加強重大科技成果集成創新。按照學科發展需求,繼續籌劃佈局項目集群,形成“學科項目集”。按照産業技術發展的軌跡,集成産前、産中、産後技術,形成“産業項目集”。
中國農科院還將加強院地科技合作,重點落實好與黑龍江、寧夏、四川、廣東、雲南、北京、天津等地的合作,推動建立與地方政府以項目和基地為紐帶的深層次合作關係,開闢科技成果轉化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