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是種子總會發芽-寶鋼攬下3個國家科技獎的啟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有了合適的土壤、水、陽光和空氣,是種子總會發芽”
——寶鋼科研機制、新産品、工人發明同獲國家科技獎的啟示

    新華社上海1月11日電(記者 李榮)在最新公佈的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錄中,寶鋼集團引人注目地“一家攬下3個獎項”。更難得的是,這3個獎項涵蓋了企業的科研機制、新産品研發及工人發明3個層次。寶鋼集團科技發展總監形象地説,“只要有了合適的土壤、水、陽光和空氣,是種子總會發芽。”

    寶鋼創新體系的特徵就是,建立“産學研用”一體化的機制和平臺,用有效的評估和激勵手段來催化企業的創新氛圍。這樣,科研人才無論是在研發一線還是生産一線,“是種子總會發芽,是金子總會發光”。

    從“産學研”到“産學研用”

    寶鋼此次獲得的一個“集體獎”是“産學研用緊密結合的鋼鐵精品研發基地建設”項目。這裡大家都會注意“産學研用”裏的一個“用”字。這就是寶鋼科技創新機制建設的亮點所在。

    1998年11月,寶鋼與上鋼、梅鋼實現聯合重組,國家提出了“把寶鋼建設成為我國鋼鐵精品的生産基地和冶金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基地”的要求。寶鋼的思考是,傳統的産學研體制,往往與用戶需求脫節,即使科技成果“産業”化了,也可能難以市場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出發點和歸結點都在一個“用”字,即用戶需求。於是,寶鋼創造性地構建了産學研用一體化的創新機制。

    這個“用”字,內涵也是在推進過程中不斷加深的。寶鋼以用戶為中心,最先的突破就是將研發環節向用戶端“前移”,與汽車、輕工等用戶共建實驗室,以“先期介入”的模式開展新産品開發和用戶使用技術研究。在汽車板的研發中,寶鋼的科研前伸至汽車廠商新車型的試模階段,主動與用戶商討材料材質、性能及使用上的技術方向,主動向用戶推薦和設計材料的組合和配置。

    去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讓寶鋼更深入地思考了“産學研用”中這個“用”字。在應對危機中,寶鋼堅持技術創新戰略不動搖,必要的研發投入一分不減,甚至還有增加。在危機中,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到,企業真正的競爭力在於滿足用戶需求、成本控制及技術水平三者的統一。寶鋼董事長徐樂江在寶鋼技術創新大會上説,寶鋼的技術創新,從研發到轉化成大生産,形成産品、形成技術,都要打上一個問號:得花多大代價把産品推向市場才有競爭力?就算是用戶需要的精品,也不能不講成本。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獨有領先産品

    寶鋼的“産品庫”內,已有了多個獨有的産品,寶鋼人稱之為“ONLY ONE”的産品。一些並非獨有的高端産品,寶鋼也做到了國內競爭力最強,寶鋼人稱為“NUMBER ONE”的産品。

    “這次獲得國家科技獎勵的石油天然氣用油井管新産品製造技術,就是寶鋼的一項世界獨有技術。它的科技含量相當高,所以此次列入國家技術發明獎的獎項,這在鋼鐵這樣的傳統産業內是不多見的。”寶鋼集團科技發展總監説。

    寶鋼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張忠鏵博士是這個獲獎項目的“領軍者”。他説,二氧化碳和硫化氫腐蝕是世界石油天然氣工業中普遍存在的腐蝕類型,也是困擾中國油氣工業發展的一個極為突出的問題。如何同時滿足用戶對油套管“抗腐蝕”和“經濟性”的雙重要求,確實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由張忠鏵主持的科研團隊經過艱苦摸索,終於在國際上首次成功研發3Cr系列油套管,不僅解決了油氣田油套管腐蝕的問題,而且整體上提升了中國抗腐蝕管的研究和生産水平,同時對國內含二氧化碳和硫化氫腐蝕的油氣井的材料選材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目前,這一系列産品已成功用於國內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所屬8個主力大油田並出口東南亞、中亞及南美等地區,3年來為寶鋼創造效益超過3.9億元。

    據了解,寶鋼汽車板、家電板、管線鋼等主導産品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分別達到50%、37%和31%以上,確立並保持了在國內板材市場的主導地位。寶鋼累計申請專利5400多件,專利授權3100多件,向14個國家提出43件專利申請。以煉鋼精煉技術、鋼渣處理技術等為代表的寶鋼技術已成功輸出到國內主要大中型鋼廠及韓國、印度等8個國家。

    創新延伸到企業的“神經末梢”

    一般而言,企業生産現場的操作崗位,是科研的“邊緣地帶”和“神經末梢”,操作工只要按著規範操作即可。但在寶鋼,操作崗位卻是技術創新的“熱土”,不少優秀的操作和維護崗位員工在寶鋼升格為技能專家、首席操作師。在寶鋼的技術創新體系中,還專門為這樣的“現場專家”辟出了相對獨立的發展空間——以生産現場為重點、以穩定提高和精益運營為特徵的持續改進體系。

    國家科技進步獎已連續4屆設立一線工人成果獎項,寶鋼3次“榜上有名”。不少企業管理研究專家都認為,“這不是偶然的,其中存在制度和環境方面的必然因素。”此次獲獎的是寶鋼股份公司冷軋廠技能專家王康健,他是寶鋼冷軋廠第一代主操工,在廠裏被人親熱地稱為“老黃牛”。他的獲獎項目是“高速冷軋帶鋼多功能在線檢測技術”,通俗點説就是在軋機出口安裝一雙“火眼金睛”,填補軋機缺陷在線檢測的空白。

    王康健説,寶鋼在生産現場的一線崗位上不斷涌現創新人才,主要得益於企業營造的創新機制和氛圍,充分釋放員工的創新潛能。在寶鋼一系列人才培養的渠道中,都為一線崗位留出了空間,首席師制中有首席操作師,寶鋼專家中有技能專家,還有寶鋼工人發明家。一線工人在操作中的改進革新,只要被公司確認固化下來之後,這項先進操作法就以工人的姓名來命名,長留在寶鋼工藝發展史冊中。

    寶鋼董事長徐樂江最近説,員工在生産一線,産品從他們手上過,質量如何、成本如何,他們是重要的決定因素。讓他們有創新的熱情,讓他們在崗位上有出色的表現,對公司競爭力是極大的提高。“管理部門絕不能沒收他們的金箍棒”,要讓他們動腦動手發揮聰明才智。

 
 
 相關鏈結
· 關於2009年度國家科技獎勵的決定
· 2010年度國家科技獎勵推薦工作會議在貴陽召開
· 衛生部科教司關於2009年國家科技獎推薦項目公示
· 2005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總體水平上升
· 2005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呈現三大亮點
· 科技部與財政部決定提高國家科技獎獎金額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