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月18日電(記者 郭奔勝、劉巍巍)過去的20年間,長三角地區一直是中國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先行者。當國際金融危機來臨時,這一經濟關聯度大、高度外向型的地區不但沒有因此放慢一體化腳步,而是化“危”為“機”,在新的起點上加速前行。
回眸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當中,長三角兩省一市並未單打獨鬥。這一年,一體化合作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全面鋪開。
今年5月,世博會即將在上海舉行。依託上海世博會這一平臺,蘇浙滬三地早在去年就開始聯手打造“長三角世博主題體驗之旅”,共同向海內外遊客推薦長三角優質旅遊資源,從而將上海世博會放大為“長三角的世博會”。
截至去年底,長三角地區已評選出世博主題體驗之旅示範點96處。同時,為配合旅遊活動,蘇浙滬三地啟動旅遊交通標誌一體化工程,部分城市間的公交卡實現互通。
如果説借勢世博平臺是長三角巧抓外部機遇,那麼跨區域“共建園區”則是對區域合作的深度挖潛。
去年10月20日,位於江蘇大豐和海安的上海楊浦工業園正式開建。首期開工項目共11個,總投資額近20億元。這種異地共建園區的現象在長三角地區並非孤例。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在浙江海寧劃定15平方公里的海寧分區,上海新長寧集團與浙江湖州共建多媒體産業園,長寧臨空經濟園在江蘇鹽城打造工業園。
“共建園區開創了長三角經濟發展的三贏模式。”上海市社科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鬱鴻勝表示,長三角兩省一市經濟社會發展存在不均衡性,共建園區為較發達地區騰出了産業升級改造的空間,同時促進了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從區域層面來看,是資源配置更趨優化。
除了經濟、文化上的合作外,長三角社會、民生方面的“無縫對接”讓區內居民感受到了“同城化”的便利。
去年10月,上海市與寧波市正式啟動醫保費用異地報銷雙向代辦服務,在對方城市工作、生活的居民,不用再為報銷醫療費而奔波。至今,與上海醫保聯動的長三角城市已達10個。
去年12月18日,蘇、浙、皖、滬三省一市勞動監察執法部門共同簽署了《泛長三角地區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合作協議》,規定凡三省一市的戶籍勞動者,在本區域任何一城市遭遇用人單位剋扣、拖欠工資等勞動保障權益受侵害的情況,可通過戶籍所在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申請權益異地救濟保護。
“通過這一機制,泛長三角跨區務工人員不用再因路途遙遠而放棄討薪了。”浙江省勞動監察總隊總隊長沈長仁説。
在1月16日—17日舉行的“長三角高層論壇-昆山2010”上,中國浦東幹部學院長三角研究院正式揭牌,與會專家共議長三角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區域一體化進程是專家們的共識。
“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長三角‘抱團發展’的必要性更加明顯了。”國務院研究室綜合研究司司長陳文玲在論壇上發言時表示,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有利於促進全國區域經濟佈局的完善。
“金融危機固然可怕,但它同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的難得契機。”鬱鴻勝表示,在後危機時代,要提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平,增強整個長江三角洲的區域競爭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在論壇發言中指出,長三角地區必須在優化産業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7個方面率先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