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蔡甸區奓山街,有一片3層小樓的別墅群。“別墅”的主人是255家普通農戶,他們給新家取了一個充滿希望的名字———“星光新村”。
鄰近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星光村,原有8個自然灣,村民散居在3平方公里範圍內。在武漢建設“兩型社會”探索中,村民們拆灣並村,騰出157畝宅基地,招商引進16家企業,建起了農業科技園和農産品加工園區。
星光村以土地變資金,作為拆遷補償費,按統一規劃建起新房,增添環衛、醫療、安全、文化等服務設施。就這樣,沒有增加負擔,人居條件變好了,賺錢路子增多了:農閒打工能賺副業錢,農産品不出村也能賣出好價錢。
星光村的變遷,是武漢推進城鄉一體化、探索“兩型社會”過程中的一朵浪花。近兩年,310萬武漢農民手裏錢變多了,農村環境更整潔,城鄉差距在縮小,武漢在探索“兩型社會”發展的前沿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一樣的農家,不一樣的溫暖
兩年前,武漢城市圈被確定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作為城市圈核心的武漢,成為建設“兩型社會”、統籌城鄉發展的前沿。
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楊松説:“沒有農村的文明富裕,武漢算不上真正文明富裕,沒有遠城區農民的小康,武漢不能算真正的小康。現在工業應該反哺農業,城市應該支持農村。”
2008年初春,武漢市市長阮成發宣佈:“在兩型社會改革試驗中,武漢首先在推進城鄉規劃佈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勞動就業、社會管理、人口素質提升6個方面實施一體化,加快建設具有武漢特色的富裕、和諧、秀美的新農村。”
武漢310萬農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前所未有的普惠支持。從2008年起,武漢確定將市級財政每年新增財力的30%用於農業農村建設,近兩年來,市、區財政投入新農村、現代農業建設資金147.5億元。
投入4億元改善農村衛生設施。武漢56個鄉鎮衛生院和75%的村衛生室全部進行衛生達標改造,新購置醫療設備3810台(套),273.6萬農民有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應保參保率達98.9%。2008年,武漢75萬常年在外的農民工口袋裏還多了一份新保單,那就是由政府出錢購買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8.5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強化農村基礎教育。2008年,全市農村教師工資實行財政兜底,校舍改造、遠程教學設施財政埋單。新建農村寄宿學校230所,解決近100萬農民工後顧之憂。
漢南區是武漢城鄉一體化改革試驗的遠城區。該區按照“兩型社會”建設總體部署,全區約1/4的耕地實現流轉,形成了鮮食玉米等4個獨具特色的産業板塊;建立農村新社區5個,容居8000多人,農民騰出老宅基地3010畝;引進億元投資項目26個,目前15個已建成投産。
在漢南區湘口街湘隆社區,一排排五六層高的農民居住樓以及小區的綠化帶、天然氣管道、太陽能熱水器、社區服務中心等,讓慕名而來的遊客嘖嘖稱讚:“這和大城市的居民樓一樣啊!”
武漢遠城區農民發現自己的生活開始變得與城區市民一樣:出門是水泥、柏油道路,打開水龍頭是達標的自來水,如廁用的是標準化公廁,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學有所教。
一樣的勞作,不一樣的收穫
發展循環經濟,是武漢叩開“兩型社會”選擇的“金鑰匙”。近年來,武漢每年設立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循環農業經濟的示範推廣。
漢南區窖頭村4組村民范樂英,5年前是年收入不足萬元的普通農戶。2007年底,她參加全市“兩型社會”培訓班後,在自家6間豬圈旁邊,按“豬—沼—菜”循環模式建起了4座沼氣池。
豬糞成了沼氣的原料,産生的沼氣供鄰里5家農戶燒火做飯,沼氣渣作為9畝大棚蔬菜肥料,蔬菜外葉、老葉又可用作豬飼料。高效、低耗環保生産,使其效益倍增。2008年,范樂英家庭年收入超過16萬元。
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武漢確立了農村“兩型社會”建設的總體規劃:在城鎮周邊發展設施農業,在丘陵區發展苗木花卉,在平原湖區發展蔬菜産業,在江河、湖泊低窪地發展特種養殖和水生蔬菜,形成多層結構的農林生態體系。
東西湖區石榴紅村的73戶人家,過去以種菜為生。成為武漢“兩型社會”試點村後,石榴紅村選擇了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吸引市民來住農家院、吃農家飯、種農家田。36歲的閔小格有4畝菜地被城裏人“認養”,家裏裝修的3間標準客房客源不斷,妻子黃林喜滋滋地説:“過去外出打工,現在坐在家裏賺錢,日子好舒坦。”
黃陂區是武漢最大的遠城區。該區在北部山區發展鄉村休閒遊,山區4.5萬農民吃上旅遊飯;中部丘陵地帶發展茶果、葛根、蘆筍特色經濟板塊;南部地區濱臨長江、漢江,水源充沛,發展小龍蝦養殖板塊10萬多畝基地。優勢産業向板塊集中,為農業標準化大生産奠定了基礎。
城市反哺農村的是資金,是“血液”;農村回報市民的是放心食品,是“氧吧”。2008年,武漢無公害種植基地已佔全市農田面積50%,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産品總數在全國省會城市名列前茅。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配置
在探路農村“兩型社會”建設中,武漢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促進資源高效配置;制定發展規劃、實施農業傾斜政策,引導城市資源向農村有序流動,較好破解了資金、技術、人才直接與田頭、與農戶對接難的問題。
從2008年開始,武漢市政府啟動了農業科技創新的“六個一”工程,即“一個優勢學科、一個學科帶頭人、帶領一個團隊、與一個企業合作、做強一個産業、鑄造一個品種。”首批確定的8個“工程團隊”,聚集了武漢頂尖的農業科研專家,涵蓋生豬種豬繁育、畜禽病毒防治、雜交稻種、雙低油菜、淡水魚等優勢領域。
80多歲的熊遠著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生豬豬種選育專家,他受武漢市政府邀約,帶著科研團隊,以技術和資金入股加盟湖北天種公司。朱國英院士攜著他的“紅蓮型雜産水稻”良種技術,吸引社會投資組建武漢國英種業公司,在湯湖邊建起了超級稻種業研發中心……不少院士、專家,站在了科研産業化和科技示範的第一線。
把城市涉農科技資源有效組織起來,再運用市場之手配置資源,城市裏分散的支農資源釋放出巨大能量:過去一戶一欄的家庭散養模式,在向規模化的養殖小區轉變後,又開始向以種豬繁育為主的種業型升級過渡;過去種水稻、棉花、油菜的農田,現在漸漸變為育種基地……
武漢堅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促進全民共享資源。2007年,新學期伊始,市政府宣佈:向進城務工農民子女敞開313所公辦學校,全部免收借讀費。當年開始,城市、農村每年互派2000名優秀老師、1000名優秀醫務人員進行工作交流,一年一次輪換。
為儘快改變遠城區、老區貧困狀況,武漢市委、市政府讓6個中心城區、2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與遠城區簽署協議,實現對口幫扶。市直98個機關團體與老區群眾結成幫扶對子。兩年來,武漢籌集3億元資金,對貧困鄉村實施整村扶貧。2009年,武漢又開始實施整鄉扶貧攻堅計劃。
幫危房貧困戶建新房,是2009年武漢市政府為民辦10件實事中的第一件。危房改造共涉及武漢67個鄉鎮、3903戶、8731人,總面積18.8萬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市級財政承擔60%,其餘由相關區政府籌措,困難群眾不出一分錢。
2009年6月底,武漢市農村所有危房貧困戶搬進了新房。隨後,市政府又組織捐贈,為每個危房改建戶送去一台電視、一套鋪蓋、一套傢具(1個櫃子、1張床、1張桌子、10把凳子)。
一樣的土地,不一樣的魅力
2009年,武漢市政府將往年用於獎勵農村科技示範戶的100萬元獎金,改為對科技示範戶的創業貸款貼息,幫助他們獲得了上億元的發展資金。一年之內,銀行貸款沒有一筆呆壞賬,示範戶中涌現出一批年産值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農業企業。
隨著政府不斷增加對農業的投入,武漢市通過改革政府投入方式,找準政策支持與農業發展需求之間的結合點,成倍放大了惠農政策的效應。
從2007年開始,武漢市改革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扶持措施,將過去的工程補助資金變為事後的獎勵,鼓勵農民承包、買斷小型水利工程。從2005年起,武漢市即採取“以獎代補”措施,鼓勵農民和社會資本興建規模化養殖小區,對年出欄萬頭生豬的小區,達標驗收後,給予每個小區100萬元的現金獎勵。
作為“兩型農業”的試驗區,武漢更加注重用好農村改革先行先試的政策。
2009年4月30日,武漢農村綜合産權交易所成立,開始“試水”農村生産要素市場化交易。武漢廣地農業公司通過流轉交易,獲得黃陂區三里橋鎮6000畝土地經營權。他們採取公司化運作,種植廣東菜心、芥藍等高檔蔬菜,直銷香港及東南亞國家。
武漢農村綜合産權交易所負責人説:“這些土地在農戶手裏,一年只種一兩茬莊稼,現在廣地公司一年可種七八茬蔬菜,一畝地産值從1500元升到4.5萬元,土地的利用價值大大提高了。”
三里橋鎮鄧畈村村民任大昌算了一筆賬:“家裏3畝地,種棉花年收入2000多元;流轉後每畝年租金420元,每三年還可增加10%,一家人還可以在家門口打工,一年收入1.2萬元沒問題。”
農村生産要素的規範化交易,給農民帶來了財産性收入,同時也進一步優化了資源配置。8個月來,武漢農交所成功交易56筆,涉及土地流轉、農業類知識産權拍賣、集體荒地出租等7大類,流轉面積14.8萬畝,交易額接近23億元。
近兩年來,武漢農村土地流轉總面積86.36萬畝,形成1000畝以上正規化産業板塊基地186個,總面積42.6萬畝。全市萬元農業GDP能耗下降20%;農業綜合成本下降20%;全市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産值佔全市農業總産值的30%以上。2009年,全市農民預計人均收入7200元,增幅12%,創近12年新高。
目前,武漢組建了農村産權流轉擔保股份有限公司、農業投資公司,在全國首先實驗以農村生産要素為抵押品,到銀行申請貸款。武漢2875個農業科技示範戶利用産權抵押,累計融資1.2億元。 (記者 杜若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