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于歷史長河,我也許只是一滴水珠,但我也要以水珠的執著,追尋生命的浪花;于蒼穹社會,我也許只是一棵小草,但我也要以小草的方式,向春天展現生命的綠色;于大千世界,我也許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載和平的心願”,這是在海地地震中犧牲的中國駐海地維和女警和志虹生前寫下的一段維和日記。
中國維和女兵,普通一兵而又不普通。她們小心收藏起女人的柔弱,克服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英勇地站在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神聖旗幟下。在殘酷的衝突與戰爭環境中,她們懷著對祖國的忠誠和對和平的熱愛,以中國女性特有的勇敢堅毅、勤勞善良與細膩溫婉,在平凡又特殊的工作崗位上傳承著花木蘭的精神。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她們勇敢、堅毅而冷靜。
在海地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她們冒著生命危險衝進搖搖欲墜的辦公室,在一片狼藉中搶出對講機等通訊設備。事後有人問防暴隊指揮中心辦公室主任包夢瓊,“難道你不怕嗎?”她平靜地回答説,地震誰都怕,但是如果中斷與外界的一切聯絡,後果不堪設想。
地震當天夜裏,因為牽掛,沒有人能夠入睡。當8名戰友犧牲的消息傳來時,女隊員們無法抑制悲痛,失聲痛哭。然而,即使在最痛苦的時候,她們也沒有當著外勤隊員的面哭過;即使痛哭流涕之時,只要電話或對講機響起,她們都會立即擦乾眼淚,用平靜的聲音提醒外勤隊員注意安全。時間慢慢過去,傷痛卻難以平復。這些柔情似水、意志如鋼的女隊員們始終恪盡職守,用自己的溫柔和堅強鼓勵和感染著身邊的男隊友們一起共渡難關。
這是一支美麗而堅強的隊伍,傳承著剛柔相濟的秉性與精神。
災難面前,她們勇敢堅強,在維和生活中,她們又不乏細膩與溫婉。
每當有重大勤務任務時,海地的中國女警們總會在哨口列隊歡送,隊員們完成任務後她們又早早地在門前期待凱旋。在遠離祖國的戰亂環境中,“收到,請注意安全”“辛苦了”……這些日常生活中重復了千百遍的溫婉言語對於執勤外出的隊員來説猶如和煦的春風。男隊員們都説:“出發前聽見這些溫馨的話語,精神抖擻,出勤歸來,丟了疲勞。”
她們醫術精湛,富有愛心。醫者仁心,在中國維和醫療隊女兵身上得到了有力的詮釋。
在非洲,一些維和國家是艾滋病高發區,加之多數病人不願透露病史,維和醫療隊員們被感染的風險極高。儘管如此,每次搶救病人時,她們都會把危險丟在腦後,幾次在搶救中不慎被弄傷,也只是在事後才感到後怕,病患的安危永遠是第一位的。她們的愛心與耐心感動著非洲的病患。中國第十批赴剛果(金)維和醫療分隊隊員蔣學義在一次夜班時被同一病人呼叫十幾次,送食品,送水,最後一次病人什麼也沒要,只是感到孤獨,想跟護士説話,蔣學義拉著病人的手,用半生不熟的英文陪病人聊了半個多小時。
在黎巴嫩,中國維和二級醫院承擔著聯合國駐黎巴嫩部隊各國維和軍人的醫療保障任務,是聯黎部隊中唯一一支“一線救護隊”。中國白衣天使的職業水準得到了國際維和軍人的認可和讚譽。聯黎部隊東區各國維和軍人在輪換回國之際,紛紛來到中國維和二級醫院,將心中“最美天使”的讚譽卡片送給中國醫護人員。在告別儀式上,即將離任回國的東區司令瑞塔爾激動地説:“我代表東區司令部全體人員,向漂亮而富有愛心的中國二級醫院的天使們送上美好祝願。”
她們勤勞質樸,善解人意,讓所有隊員身處異國他鄉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戰亂地區,物質匱乏,維和部隊所能提供的食品非常單調。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在剛果(金)的中國維和女兵們把房前屋后土地裏的小石子揀出來,翻土、澆水、播種、施肥,之後把自己親手栽種的各種鮮嫩的青蔬搬上維和隊員的飯桌。她們個個都是隊裏的編外炊事員,一有空閒就去幫廚,改善隊員的伙食,南方的米線、北方的餃子、四川的火鍋、陜西的麵片……她們用自己的勤勞與巧手,不但讓維和隊員吃飽吃好,還能吃出營養、吃出戰鬥力,有足夠的精力去完成各項任務。
她們多才多藝。維和生活單調寂寞,時間長了隊員們難免感到枯燥和煩悶。作為維和隊伍中為數不多的女性群體,她們不僅在軍事技能和業務知識方面是行家裏手,而且是活躍氣氛的“專家”。她們擔負著活躍隊伍節日舞臺和豐富隊員們業餘文化生活的重任,還要在任務區舉辦的各種活動中展示中國女兵的風采,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給枯燥的維和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臨危受命,維和女兵義無反顧,舍小家、顧大家。為了國家的榮譽和世界的和平,她們悄悄掩藏起對家的眷顧和對親人的思念。
和志虹生前在日記裏寫道:“我早就把自己託付給了祖國,即便是第二次、第三次維和,只要祖國召喚,我義無反顧……”
中國維和女兵是美麗的,因為這種美麗是用柔弱的雙肩承擔起來的,是含淚的笑和含笑的淚的融合,是柔情與堅強的統一。她們用這種美麗感動著世界,用她們特有的柔腸書寫著別樣年華的樂章!(趙燕燕、胡加齊、曹凱、潘立文、邵傑、趙帥、夏廣輝、楊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