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轉變發展方式看中國發展的四大著力點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記者陳二厚、陳玉明)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刻——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國內外形勢錯綜複雜,積極變化和不利影響相互交織。
這更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刻——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鞏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
隨著轉變發展方式的共識正付諸行動,中國未來發展的四大著力點日益清晰。
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著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
5.68億噸!——2009年,中國粗鋼産量再創新高,幾乎佔了全球産量的半壁江山。
但驚人的産量背後卻是一個發人深省的事實:這一年,中國最大的68家鋼廠的利潤總和僅有553.88億元,同比下降31.43%。而全球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公司去年下半年即實現凈利潤61億美元,同比增長134.4%。如果剔除中國企業的投資收益,必和必拓半年的利潤已經超過中國最大的68家鋼廠全年的利潤總和。
從投入産出的角度看,鋼鐵工業正是當前中國經濟的一個縮影。
這一局面帶來的不利影響正在凸顯:進口原材料價格的飛漲、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針對中國産品的反傾銷調查此起彼伏……
中科院日前發佈的《2010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指出,我國各種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加快結構性改革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是今後的首要任務。
“經濟結構調整是個大命題。”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王文章副教授説,“它既包括産業結構的調整,主要是要大力發展第三産業,降低製造業的比重,培育新興産業;也包括需求結構的調整,主要是要擴大內需,改善投資和消費之間的比例關係;還包括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主要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此外,推動城鄉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也是結構調整的題中之義。”
加快新興戰略性産業發展、採取措施擴大消費特別是農村消費需求……2010年,多項改革舉措在中央和地方陸續推進。毋庸諱言,改變多年累積的發展慣性,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這將會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陣痛’,但這種‘陣痛’是值得的。”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説。
著力改善民生,既是目的也是動力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説,中國政府成功應對了金融危機的挑戰,但中國經濟仍面臨諸多挑戰;在當前經濟轉型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解決就業難題。“收入分配也與就業相關,如果就業解決不好,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會更低,收入差距就會更大。”林毅夫説。
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公司董事長張全收説,我國長期以來對能容納大量就業的小企業和服務業在思想上忽視,在戰略上輕視,在體制上障礙較多,這是當前就業難、工資低的關鍵原因。
與此同時,看病貴、上學難、安居難……一系列民生難題相互交織。“這説明社會公共産品供給不足。如果缺乏基本的社會保障,內需就成了無源之水,經濟轉型也無從談起。”王文章説。
“改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只有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經濟發展才有持久的動力,社會進步才有牢固的基礎,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細心的人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這樣闡述改善民生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更讓人們充滿期待的是,近一段時期,一系列涉及民生重點領域的改革正在陸續登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開始啟動,目標是努力實現全體人民病有所醫;《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已在公開徵求意見,促進教育公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規劃的重點和落腳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快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眾多民生難題的破解是一篇大文章。但隨著發展的成果讓更多的百姓共享,經濟社會發展必將從中得到不竭的動力。”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總裁關建中博士説。
著力推進自主創新,變更多“製造”為“創造”
“在海外市場,有的中國摩托車品牌在低端市場互相殺價,甚至論斤賣,讓人痛心。其實這一行業,品質提高一分,價格就可以提高三分。”全國最大的摩托車生産企業之一、重慶隆鑫集團董事長涂建華説。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雖然只是一字之別,但背後支撐的卻是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式:一種是以消耗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缺乏核心技術、附加值低的粗放式增長;一種是主要依靠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獲取高附加值的集約式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局長黃群慧説,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成功地把一個農業大國轉變為工業大國,進一步的經濟發展任務是如何從一個工業大國轉變為工業強國。未來企業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企業成長更加強調核心能力,強調自主創新。
“中國企業要走向世界,就不能停留在‘中國製造’的水平上,而必須努力實現‘中國創造’。”安踏(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説,缺少訓練有素的技術人才,缺少市場導向的科研體制,缺少鼓勵創新的投融資環境,缺少健全的知識産權保護體系……眾多專家和企業家在總結當前“創造”之難時,也為推進自主創新點明了方向。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董事長鄧中翰等人表示,未來政府要推進科技評價和科技獎勵制度的改革,為科研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産力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還應完善服務體系,搭建投融資平臺,為自主創新創造寬鬆的社會氛圍。
著力深化改革,破解制約轉變的“根源”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是一個新問題。之所以困難,在於其受到發展觀念、社會發展階段以及體制機制的制約,而最根本的還是在於其深刻的體制機制性根源。”東北財經大學校長艾洪德認為,這些體制機制問題是長期存在的,其運行慣性十分強大,只有施加強有力的外部力量才能使之擺脫原有路徑。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改變的絕不只是一組數字,比如三次産業的比例,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投資與消費的增速,萬元GDP能耗……更需要改變的是隱藏在這些數字背後的體制性因素。
艾洪德表示,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要改變傳統的GDP至上的發展思路,突出強調增長的效益和質量;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通過合理設置績效考評機制,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地方政府領導的政績相挂鉤;同時,要合理細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具體目標和評價體系,讓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變得有據可查。
“現在一邊是産能過剩,比如鋼鐵、水泥、多晶硅、電解鋁、造船……一邊卻是民營資本在一些領域進入的艱難,比如電力、石化、電信、民航等。”王文章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必須為各類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只有公平競爭,才能實現效率最大化和資源的最優配置。
作為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要求深化各項配套改革。“這包括城鄉二元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諸多方面的結構性改革。”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