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産業務四大懸念成為關注焦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2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25日電(記者 葉建平、鄧華寧、葉鋒、茆琛)3月18日,國資委宣佈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78家央企將退出房地産業務。針對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退出時間表問題,國資委日前再次要求這些企業必須在15個工作日內制訂退出方案。

    到底何時能夠退出?能否徹底退出?退出能否減少“地王”?退出能否“逼退”高房價?四大懸念成為廣大消費者、業內人士以及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

    15個工作日出臺方案,真正退出要到何時?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日前表示,78戶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中央企業,要加快結構調整步伐,15個工作日內制訂有序退出的方案。對此,各界仍表示擔心,各家企業情況不盡相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否拿出具體細緻的退出方案,方案是否會明確退出時間?

    近年來,社會對大量央企涉足房地産業務多有質疑。在此次“退出令”發出的同時,“究竟有多少家央企參與房地産業務”的數據浮出水面——國資委管理的120多家央企中,涉足房地産行業的達94家,比例超過七成。

    看到這組數據,成都市民江毅感慨萬分。他説:“沒想到竟有這麼多家央企在從事房地産開發。此次要求‘不務正業’的央企退出,必須要有具體的退出時間,否則就成了一句口號了。希望退出方案中能夠有明確的時間表。”

    根據國資委最新要求,退出方案由央企自己制訂。對此,中國房地産協會秘書長顧雲昌説:“根據此前公佈的非主業央企將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有序退出原則,央企對於已通過競標獲得的土地,仍可以按原計劃開發,只是以後不能再拿地。根據房地産開發週期,退出時間可能是一年、兩年,也可能更長,會不會出現‘以拖待變’的情況,尚是一個未知數。”

    截至目前,78家央企中,僅有中遠集團一家央企明確了退出時間表。

    央企結構龐雜業務多,能否徹底退出?

    “退出令”發出後,各界仍擔心:央企結構龐雜業務繁多,會不會出現一些央企名義上退出了,而其下屬公司卻仍在繼續從事房地産開發,會不會出現“變相”入市的情況?

    國資委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03年國資委成立以來,對中央企業房地産業務進行了大幅度重組,三級以上房地産子企業由原來的728戶減少到目前的373戶。

    北京聯達四方房地産經紀公司總經理楊少鋒説:“現在的央企一般都是以企業集團的形式存在,有子公司、孫公司甚至還有曾孫公司。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産業務容易操作,而其下屬的企業以各種形式參與房地産業,就很難察覺和監管了。央企退出不是根本,根本是要加強對央企與房地産開發之間‘資金輸送’的監管。”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78家央企要徹底退出,至少需要明確以下幾點:第一,如何算是“參與”,如果與民營企業合作,央企投資、民企開發,算不算參與?第二,僅僅子公司不能參與嗎?還是所有參股公司都不能參與?對於股權結構複雜交叉持股的下屬子公司,如何對其有效監管?

    另外,業內人士還認為,上市公司涉及多家股東與投資者,其房地産資産剝離受到多方麵條件限制,所以其退出方案也會比較複雜。

    南京一位房地産業內人士直言不諱,非房地産央企參與房地産開發的根源是,房地産行業是一個持續多年了暴利行業,如果房地産調控不能切實讓市場回歸理性,就很難杜絕這些退市的央企再參與到樓市當中。況且現在企業參與經濟活動的方式多種多樣,這些央企不能直接控股房地産企業,還可以通過參股、投資等多種方式。

    拿地的央企少了,會不會減少“地王”?

    全國兩會剛結束,北京市一天內創下3塊“地王”,拿地的是清一色的央企,使“央企製造地王”成為不爭的事實。此次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央企要退出房地産業務,是否預示著“地王”將會逐漸減少呢?

    成都一家房地産公司負責人認為,央企之所以敢於爭奪“地王”,最主要原因是其融資成本低,擁有大量的資金和寬鬆的銀行貸款,而目前我國土地供應少,拿到土地就意味著升值賺錢。“一些非主業的央企進入房地産市場,是一種增值衝動,投資理性不足,退出後一定程度上會減少‘地王’黑馬的出現。”

    南京市一位房地産業內人士也認為,從去年下半年南京市地塊的拍賣情況看,有多幅土地確實被非房地産主業的央企高價拿走。78戶央企退出房地産業務,會減少地方土地拍賣中不理性的成分。

    中原地産分析師馬冀則認為:“即使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央企不再出手,也照樣會有民企接盤。更何況,還有16家房地産央企,這些企業對熱門地塊也是虎視眈眈。”

    事實上,2009年也不乏民企組成聯合體拿下“地王”的例證。當年,由富力、雅居樂、碧桂園三家民營房企組成的聯合體就以255億元的天價,擊敗由保利、中海、萬科三家國企組成的聯合體,拿下廣州亞運村“新地王”。

    “央企也好,民企也罷,都可能成為‘地王’的製造者。”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吳豐表示,“地王”産生的根源不在於買家是誰,而是房地産開發資金的過度充裕和地方對土地開發的過度依賴在作祟。如果銀根不調、“土地財政”不變,即使央企退出,土地市場的虛火仍將旺盛。

    央企退市,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房價走勢?

    78家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産業務,消費者們最關注的是能否“逼退”高漲的房價。央企退出,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房價走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研二學生小彭今年將留校工作,計劃在學校附近購買一套住房。“一問每平方米都在3萬以上,太嚇人了。”她説:“地價拉動房價,最近央企在北京拿了幾個‘地王’,大家都認為央企是目前推高房價的重要角色。這次要求他們退出,我們都期盼著房價能夠有所下降。”

    南京南洋地産總經理鐘沛説,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産業務,對於地方房地産市場的平穩發展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他認為究竟有多大的效果,仍需觀察。

    據統計,2008年,78家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下屬三級以上房地産子企業共227戶,約佔中央企業全部三級以上房地産企業數量的60%,但銷售收入僅佔到15%,利潤只佔7%。

    “很顯然,從上述數據可以判斷,近幾年房價高漲,應該不是主要由這78家央企製造的。”鐘沛認為,16家以房地産開發與經營為主業的央企更應該要肩負起責任,帶頭落實中央的調控政策。

    “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産領域,只不過減少了市場競爭者。相反,央企房地産資源整合之後,16家以房地産為主業的央企將更加強大,其在土地轉讓市場中的地位可能還會更加強勢,使政府宏觀調控的難度更大。”四川省社科院經濟所副研究員田炎説,16家以房地産開發與經營為主業的央企更應該要肩負起責任,帶頭落實中央的調控政策。落實房地産政策最終還是要看政府與房地産企業博弈的結果,當前最重要的措施在於政府興建政策保障房的力度。

 
 
 相關鏈結
· 國資委産權管理局召開央企年度産權管理工作會議
· 國資委發函請推薦央企全面風險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 國資委召開部分央企會議對房地産業務提明確要求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