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公佈
五年後蔬菜水果可溯源
採訪人:人民日報記者 陳仁澤
解讀人: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 錢克明
自1988年實施菜籃子工程以來,我國菜籃子産品産量大幅增長,品種日益豐富,質量不斷提高,市場體系逐步完善。
近日,為適應形勢變化、滿足城鄉居民對菜籃子産品日益提高的要求,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日前,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錢克明就意見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菜籃子原有生産佈局被打破
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變革、社會結構變動、利益格局調整和消費需求變化,大中城市菜籃子産業發展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城市化發展使得保障大中城市菜籃子産品供應的壓力增大。過去10年,我國城市人口凈增2.2億,到2020年仍將凈增2億以上。但同時城郊菜籃子産品生産基地不斷向遠離城市的農區轉移,打破了原有的“近郊為主、遠郊為輔、農區補充”的生産佈局。
生活水平提高使得菜籃子産品的質量安全更受關注。隨著城市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人們不僅對菜籃子産品的需求趨於多元化,而且更關注吃得安全放心、營養健康。但由於生産方式、管理體制和發展階段的限制,目前我國菜籃子産品的質量安全保障水平還難以完全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突發事件的頻發使得政府風險管理能力亟待加強。由於菜籃子産品的特殊性,産業發展和市場運行極易受突發事件的衝擊。特別是自然風險、質量風險、市場風險、不良信息風險和國際輸入風險的交織發生,很容易導致菜籃子産品市場頻繁波動。
推行菜籃子産品標準化生産
《意見》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新的突破:
首先,突出了統籌推進工程建設的思想。這主要包括:統籌銷區與産區利益,密切産區與銷區協作的利益關係;統籌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加大政府對菜籃子工程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統籌生産發展和環境保護,實現菜籃子産品生産可持續發展;統籌能力建設和機制創新,規劃建設一批高起點、高標準的新基地,進一步建立風險控制、産銷銜接和市場預警機制。
其次,明確了大中城市郊區農業發展的功能定位。新一輪菜籃子工程,明確了大中城市郊區農業發展的功能定位,要求與農區錯位發展,在穩定糧食生産的基礎上,高起點、高標準建設菜籃子生産、流通、加工、質量監管等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産業化經營,實現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城鎮化相協調。
另外,突出了菜籃子産品生産方式轉變。確保菜籃子産品質量安全,讓廣大消費者放心消費是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重要任務,《意見》強調要轉變生産發展方式,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産,從源頭夯實提高菜籃子産品質量安全的基礎,明確以蔬菜、水果、茶葉、肉牛、肉羊、奶牛、生豬、肉雞、蛋雞、水産品等十種産品為重點,大規模開展標準化創建活動,帶動園藝産品、畜禽水産品養殖標準化生産。
提高大城市菜自給水平
《意見》的出臺標誌著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正式啟動。從近期看,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將實現肉、蛋、奶、魚、菜、果等重點産品生産佈局合理、總量滿足需求、品種更加豐富、季節供應均衡;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大城市菜籃子産品的自給水平保持穩定並逐步提高;農區菜籃子生産基地建設得到加強,流通條件進一步改善;産區和銷區的利益聯結機制基本建立,現代流通體系基本形成;菜籃子産品基本實現可追溯,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高;市長負責制進一步落實,供應保障、應急調控和質量監管能力明顯增強。
為推動意見貫徹落實,農業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採取一系列配套措施,共同研究制定《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總體規劃(2011—2015》,研究制定《全國農産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指導各大中城市研究制定《城市郊區菜籃子建設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