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新華社記者 江國成)一季度,我國價格總水平上升2.2%,呈溫和上升態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最新研究認為,二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有望繼續保持溫和上漲態勢,但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初步預計上半年累計漲幅2.5%左右。
食品價格有望保持基本穩定
CPI構成的八大類商品包括食品類,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居住類,交通和通訊類等。其中,食品類權重約佔三分之一,對CPI的影響舉足輕重。
綜合考慮到我國糧食、食用油、豬肉生産和庫存情況,以及蔬菜水果價格走勢的季節性特點,特別是國家管理通脹預期的決心,二季度食品價格有望保持基本穩定。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認為,我國糧食連續六年豐收,庫存充裕。目前國有糧食企業原糧總庫存超過4500億斤,庫存消費比達40%以上,大大超過國際公認的17-18%的安全線水平,糧食市場供應是完全有保障的。
目前,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大米價格每噸分別低於國內市場860元、900元、1440元和100元。所以,國內糧食價格可以保持基本穩定。
在食用油方面,據發展改革委提供的數據,2009-2010年度世界大豆産量預計增産4500萬噸,增幅達21%,創歷史新高。全球油料市場將繼續呈現供大於求的局面,後期國際市場油料油脂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另外,我國大豆進口量在去年創歷史新高的基礎上,今年進口總量繼續增加,1-3月累計進口1104萬噸,同比增加8.8%。目前油脂加工企業原料和成品庫存充裕。近年來國家對大豆、油菜子進行臨時收儲,掌握了大量庫存,市場調控能力進一步增強。預計後期食用油價格將在目前價位小幅波動。
豬肉價格走勢是研判食品價格形勢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以來,生豬出場價格持續走低,3月份平均比去年12月23日下降20%,集市超市豬肉平均零售價格下降4.4%。目前已進入豬肉消費淡季,需求量明顯下降。國家啟動凍豬肉收儲措施後,預計後期豬肉零售價格將止跌回升。
隨著天氣轉暖,露地菜大量上市,前期高漲的鮮菜價格已出現回落,預計夏季菜價將繼續下降。過去五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的鮮菜價格4、5、6月份平均環比分別下跌4.7%、9.5%和7.8%。
在談到西南旱情對糧油價格的影響時,曹長慶表示,近期西南大旱對當地農業生産造成了嚴重影響,但因受災地區不是糧食和油料作物主産省,加之糧食、油料庫存充足,旱情對國內糧食和食用植物油價格影響較小。
工業品價格穩中下降 能源資源價格調整“可控”
我國絕大部分産品,特別是工業消費品産能充足,市場競爭充分,有利於制約價格上漲。
今年1—3月份平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的衣著、耐用消費品(包括傢具,以及洗衣機、冰箱等家電)、轎車價格分別下降0.9%、2.3%和1.3%,家電、汽車、數碼産品等工業消費品價格將穩中下降。
在談到水、電、油、天然氣等政府管理商品和服務價格調整對物價總水平的影響時,曹長慶説,為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今年將繼續推進資源性産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水、電、油、天然氣等價格將有一定幅度的上漲。
但他強調,“這種政府管理價格調整的時機、節奏和力度是可控的”,且其佔CPI權重較小,在出臺調價措施時政府將充分考慮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並採取階梯價格等多種方式緩解價格上漲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降低物價上漲對低收入群體的不利影響
發展改革委表示,當前,要按照中央部署,堅持把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作為宏觀調控的核心,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擺到突出位置,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著力增強宏觀經濟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同時要加強市場調控,保障重要農産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綜合採取措施降低物價上漲對低收入群體生活造成的不利的影響。
為此,我國將探索建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基本養老保險、最低工資等社會保障和救濟標準與食品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挂鉤聯動的調整機制,努力保障低收入群體的利益。
發展改革委認為,應重視西南旱情、低溫天氣等自然災害對市場和物價的影響,加強災區的物資調度,積極促進農業生産恢復,努力保障糧食、食用植物油、豬肉、鮮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強化市場價格監管,嚴厲打擊利用災情投機炒作、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價格違法行為,穩定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