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武警8650部隊“72小時救援黃金期”抗震救災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快些、快些、再快些……
——武警8650部隊“72小時救援黃金期”抗震救災紀實

    新華社青海玉樹4月18日電(劉昕、李曉楠)災情發生4個小時後緊急出動晝夜兼程,13個小時摩托化機動800多公里挺進災區,救援一線連續奮戰36小時……

    在玉樹地震中,為了營救群眾生命,武警8650部隊救援官兵始終堅持:快些、快些、再快些……

    (一)

    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後,武警8650部隊駐青海西寧某部立即向上級請戰。當日10時55分,部隊接到命令後,成立前進指揮組,600名官兵迅即向災區挺進。

    西寧到玉樹綿延800多公里,途經日月山、巴顏喀拉山等,最高海拔4800多米,其中200多公里處於凍土層,路況條件較差。

    這個部隊還有200名官兵在青海果洛縣駐訓,為儘快到達地震災區,他們從地方租用10輛大巴,按人員和物資分批開進的方式,分三個梯隊、從兩個方向向災區實施機動。

    晝夜兼程,馬不停蹄。長達數百米的車隊蜿蜒在崎嶇的山路上,儼如一條游動的巨龍,與時間和生命賽跑。

    行進途中,為防止官兵身體出現異常耽誤部隊行程,指揮組提前為官兵配備了抗高原反應藥物,補發了皮衣、皮鞋等防寒被裝,攜帶了5日份的食物和飲用水。

    14日23時,西寧方向和果洛方向共800名官兵在重災區結古鎮會合。第二梯隊300名官兵也于次日淩晨全部到達。

    (二)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剛剛到達災區的官兵依照救災總指揮部的指示,連夜展開救援。

    由於房屋倒塌嚴重,通往任務區域的道路被堵塞,車輛無法行駛。

    “早一刻到達,就能多給群眾一分生還的希望……”這個部隊所屬某團政委陳增雲命令救援官兵:徒步向任務區行進。官兵們立即扛起救災器材跑向任務區。5公里的路程,他們僅用了半小時。

    救援行動迅速展開。由於夜黑,官兵們只能靠太陽能路燈摸索搜救。路上到處是廢墟,不少官兵跌倒了、爬起來,又跌倒了,再爬起來……

    15日10時,在結古鎮農達路方向搜救的第三小組官兵,突然隱約聽到一片廢墟中有呼救聲,帶隊的某營副營長馬新林迅速組織官兵實施營救。

    由於救援工具短缺,官兵們就用手將磚石、木板一塊塊挪開。沒多久,大家的手都被磨破了,鮮血直流,卻沒有一人放棄。3小時後,一名藏族老人被成功搶救出來。

    17日上午,在“72小時救援黃金期”即將結束之時,官兵們仍沒有放棄。8時,他們了解到一位婦女被困在附近一座坍塌的危房廢墟中,立即趕往救援。官兵們找來10多根木椽,將隨時可能倒塌的危房支撐起來。隨後分成兩個組,經過20多分鐘的努力,這位被困73小時的婦女終於獲救。

    (三)

    15日清晨,伴隨著徐徐升起的太陽,在結古鎮民主路文化公園前,一個剛剛成立的便民就餐點就已飄出陣陣飯香。

    雖然就餐點一日三餐主要以粥為主,但受災群眾仍排著長隊,一些人向官兵們豎起了大拇指,有的還為炊事班打起了下手。

    這個每天可保障1000-1500人飲食的就餐點,是武警8650部隊針對震後災區食物短缺、群眾生活受困的實際而設立的。

    16日,在搜救工作有序進展的同時,這個部隊所屬某團政委陳增雲和官兵們,帶著15箱方便麵、20箱礦泉水、40袋麵包和保暖衣物,來到結古鎮民主北路的孤兒院。這座孤兒院的60名孤兒在地震中沒有傷亡,官兵們積極與當地政府聯絡,為他們送去生活物資,保障孤兒院正常運轉。

    從抵達災區開始,這個部隊就成立了3個宣傳小組,和當地誌願者一道向受災群眾宣傳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重要指示,宣講黨的民族政策。同時,他們在任務區設立了醫療點和心理服務站,先後救治傷員200多名,為幾十名群眾進行了心理疏導。 

 
 
 相關鏈結
· 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評價玉樹抗震救災並援助
· 廣東:7100多萬元資金物資支援青海玉樹抗震救災
· 全軍和武警部隊在玉樹抗震救災中發揮突擊隊作用
· 劉家義在災區強調:加強抗震救災款物跟蹤審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