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災區對口支援工作成效顯著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楊三軍、曹妍)記者從12日四川省政府舉行的汶川地震兩週年災後重建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18個對口支援省(市)已確定對口支援項目3472個,已開工項目和建成項目,分別佔已確定項目的98.7%和73.7%;對口支援資金772.3億元,已完成投資587.4億元,佔總投資的76.1%。
各對口支援省(市)把自身的産業優勢、市場優勢,與災區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幫助災區企業迅速恢復生産,規劃啟動和建設了21個特色産業園區和農業示範園區,鼓勵本省(市)企業參與災後恢復重建,目前簽訂投資協議695個,落實項目453個、落實資金174億元。
在項目安排上,各對口支援省(市)充分尊重災區需要,科學選擇項目,優先安排城鄉居民住房、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産業發展等方面的項目,既幫助災區解決了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又為當地今後加快發展、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口支援省(市)還充分發揮科教、人才、技術優勢,為災區提供多種形式的智力支持。累計派出10余萬名援建人員,支醫、支教、支警1.6萬人,組織培訓醫療衛生、項目管理及城鄉規劃等方面的急需人才4.3萬餘人。同時,一批災區幹部到援建省(市)挂職學習鍛鍊,為災區長遠發展培養鍛鍊了人才隊伍。
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和港澳同胞高度關注四川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給予了大量援助。截至目前,港、澳特區政府共援助四川災區202個項目,總投資116.9億元,其中援助資金105.5億元;已開工援建項目105個,完工4個。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四川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操作,確保每一個項目保質保量順利推進。
四川採取多項措施推進地震災區扶貧開發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曹妍、楊三軍)針對汶川地震致使災區貧困面擴大、因災返貧人口增加的實際,四川省通過安排扶貧資金、編制專項規劃、挂點幫扶等措施,著力推進地震災區的扶貧開發工作。
記者從12日四川省政府召開的汶川地震兩週年災後恢復重建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四川在震後編制了《貧困村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將極重災縣和重災縣2516個貧困村納入國家、省《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總體規劃》,通過災後重建改變貧困落後面貌。
據四川省民政廳廳長黃明全介紹,截至目前,全省共到位中央基金14.36億元,幫扶貧困村1436個。2009年安排專項扶貧資金5.76億元,在6個重災市(州)開展新村、勞務、産業、村道、沼氣扶貧工程和大骨節病防治等工作。同時,四川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合作,開展了54個貧困村災後恢復重建試點。
四川還在地震災區廣泛開展“領導挂點、部門包村、幹部幫戶”活動,由省領導分別聯絡一個縣(市、區)並確定一個聯絡村進行挂點幫扶;各市(州)、縣(市、區)黨政領導和省、市(州)各部門領導,分別聯絡一個鄉鎮並確定一個聯絡村進行挂點幫扶,每個部門分別確定1至2個村作為幫扶村;省、市、縣直部門有幫扶能力的幹部職工結對幫助困難家庭,以此加快災區貧困村和貧困農戶的脫貧致富步伐。
四川加強災後重建資金監管 目前未發現大的問題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曹妍、楊三軍)汶川地震發生兩年來,四川省共籌集災後重建資金4000多億元。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四川實行同步檢查,同步審計,全過程監管,目前各項工作總體規範有序,沒有發現大的問題。
記者從12日四川省政府舉行的汶川地震兩週年災後恢復重建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在重建資金籌集上,中央安排財政恢復重建基金2203億元,同時下撥四川省特殊黨費80億元;四川省級財政三年安排重建基金270億元;18個對口援建省市支援資金772億元,香港、澳門特區政府援助資金105億元;四川省接收的捐贈資金201.9億元;由財政部提供的國外優惠緊急貸款80億元。
此外,四川地震災區市、縣財政也籌集了大量重建資金;四川省各級財政也通過壓縮公用經費、調整支出結構、集中財力增量、整合專項資金等多種辦法籌集重建資金。
對於來自國內外的捐贈資金,四川省按照“體現意願、遵循規劃、加強引導、突出重點”的原則嚴格使用,對有明確意向的捐贈,按照捐贈人意向優先安排認建、認領項目;對非定向捐贈資金,全部納入省、市、縣災後重建資金,統籌安排用於恢復重建項目。
為加強重建資金的監督管理,四川省從項目、資金的下達開始,監管工作同步進入,同步檢查,同步審計,全過程監管,並堅持把監督重心向基層傾斜,做到監督到縣鄉、覆蓋到村社。同時加強社會監督,確保大額資金、重大項目同時接受當地監管部門、上級派駐監督組、社會監督員和群眾的多重監督。
同時,四川通過政府網站、政務公開欄等方式,強化項目立項、招投標、資金撥付、物資採購等方面的公開公示工作,增強項目管理、資金使用的透明度,特別是在新聞媒體上公示捐贈資金的來源、去向。
此外,四川針對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特點,制定了災後恢復重建資金、抗震救災“特殊黨費”使用管理監督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並健全審計監督制度,對城鄉住房災後恢復重建、港澳援助四川災後重建項目等開展專項審計和跟蹤審計。
截至目前,四川省災後恢復重建資金使用、項目管理總體規範有序,沒有發現大的問題。
四川災後恢復重建進展順利 民生項目推進最快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楊三軍、曹妍)記者從12日四川省政府舉行的汶川地震兩週年災後重建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截至4月底,四川省納入《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29704個項目,已開工28886個,佔97.2%,已完工23232個,佔78.2%;已完成投資6787.5億元,佔概算投資的72.3%。
在各項災後重建項目中民生項目進展最快。截至目前,四川災區農房重建已基本完成,城鎮居民住房已完工21.6萬戶,佔重建任務的84.2%;規劃重建的3002所學校已有3000所開工建設,完工2585所;醫療衛生機構開工1905個,完工1212個。
因災損毀基礎設施重建進展順利。四川堅持恢復功能與發展提高相結合,災區基礎設施有了較大改善,為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工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項目1367個,佔重建任務的99.4%。災區6條高速公路全部開工,88條國省幹道和重要幹線已完工43條,恢復修建農村公路2.5萬餘公里。
災區城鎮重建取得重大突破。四川38個重點城鎮恢復重建全部開工,其中完工5個,其他33個正在加快推進。備受關注的北川新縣城重建,立足於充分體現羌族文化,重建工作全面展開,山東省援建的60個項目等已全部開工建設;青川縣城、汶川縣城等嚴重受損城鎮,正按新的規劃加快推進重建工作,已基本形成框架,基本完善城鎮功能,呈現出嶄新的面貌。
災區産業發展實現再生性跨越。四川堅持抓重建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把産業恢復發展與優化經濟佈局、轉變發展方式結合起來,著力培育壯大優勢産業,增強災區自身發展能力。列入國家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的工業恢復重建項目已開工3056個,其中竣工投産2429個。災區受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産率達99.1%,東汽、阿壩鋁廠等重點骨幹企業迅速恢復崛起,災區工業産能總體恢復到震前水平。
四川多策並舉幫扶災區特殊困難群體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曹妍、楊三軍)汶川地震發生後,四川採取各種措施,對“三孤”人員、因災失地農民進行妥善安置,為特困戶提供生活補助金,並對困難農戶住房重建提供資金支持,千方百計幫助特殊困難群體過上美好新生活。
記者從四川省政府12日舉行的汶川地震兩週年災後恢復重建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對因地震造成的1449名“三孤”人員(孤老、孤兒和孤殘),四川省在前期應急救助、臨時救助的基礎上,分別將其納入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和臨時生活困難救助等制度性安排,構建救助長效機制。
對因地震失地的農民,四川省按照“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原則,通過返鄉就地就近安置、市內跨縣(市、區)安置和省內跨市(州)安置的次第安置方式,全部在四川省內得到妥善安置。其中,99.7%的失地群眾共計54352戶、191340人實現市(州)內安置;按照農民自願申請、政府幫扶、統籌安排的原則,青川縣140戶及汶川縣145戶共計1202人搬遷到邛崍市南寶山農場。
為解決災區群眾建設城鄉住房的資金難題,兩年來四川省各級金融機構累計發放149.2億貸款,支持了63.3萬戶農戶住房重建;累計發放城鎮居民住房貸款155.8億元,幫助9.88萬戶城鎮居民重建住房。
為幫助經濟困難農戶重建住房,四川省開展農村住房重建“百日攻堅活動”,採取“一對一”幫扶、發動社會力量幫建等措施,特別是著力解決特困群眾的農房重建貸款問題,同時四川省政府專門設立了40億元貸款擔保基金,使8.8萬戶特困農戶通過貸款順利建房。
在四川51個重災縣中,因震災導致主要勞動力遇難或傷殘且無生活來源的特困戶,繼續享受低保和五保的基礎上,從2009年11月起至2010年3月止,四川省對每戶每月給予450元生活補助金,用於購置生活設施和必備用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四川地震災區逾157萬群眾實現就業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曹妍、楊三軍)汶川地震兩年來,四川省在災後重建中把促進就業擺在重要地位,目前已通過各種措施幫助157.6萬受災群眾實現就業,真正使他們能夠安居樂業。
在12日四川省政府舉行的汶川地震兩週年災後重建新聞發佈會,省政府秘書長于偉説,就業是民生之本,四川在震後制定實施了一系列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的特殊政策,多渠道擴大就業,確保災區群眾就業有門路、收入有來源、生活有保障。其中,僅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就幫助21.9萬群眾實現就業。
四川還與對口援建省(市)簽訂就業援助協議,通過異地轉移就業和項目吸納,幫助16.7萬災區群眾就業。採取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等措施,四川在去年為災區群眾創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2億元,扶持了一大批災區群眾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
另外,四川通過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緩繳社會保險費等措施,對災區困難企業減繳、緩繳社保費共33億元;對暫時失去崗位的災區企業職工,進行失業預登記,發放失業保險金,穩定了13萬多災區職工就業。
97.3億元“特殊黨費”用到了哪?
——中組部詳解“特殊黨費”使用情況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 魏武)中央組織部部務委員傅思和12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説,支援汶川地震災區的97.3億元“特殊黨費”援建項目進展順利,已重建農房136.5萬戶,中小學37所,衛生院等168個。援建工程優質、安全、廉潔,效益顯著。
根據報中央批准後確定的分配方案和使用方向,4550多萬名共産黨員交納的97.3億元“特殊黨費”分配給四川80.3億元,甘肅10億元,陜西5億元,重慶1億元,雲南1億元。 詳細內容>>>
人民滿意的壯麗答卷
——寫在汶川特大地震兩週年之際
一磚一瓦,重築災後家園;一鋤一犁,耕耘新的生活。
攜手走過兩年,汶川特大地震災區1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是一場脫胎換骨的恢復重建,這是一場強身健體的發展洗禮——
一座座嶄新的城鎮村莊、一個個可愛家園在廢墟上拔地而起;
投資熱土,百花齊放滿眼春,區域路網,東西南北全貫通;
北川新縣城、汶川映秀鎮,集中體現了先進設計理念和建設水平; 詳細內容>>>
創造人間奇跡的偉大力量
——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啟示錄
新華社成都5月11日電 一闕壯闊豪邁的史詩,在世人眼前展開。僅僅兩年時間,當我們再度來到汶川地震災區,這個人們記憶中山河破碎的悲傷之地,已浴火重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這一切。
北川老縣城:遍地的瓦礫、傾斜的樓房、崩塌的山體,一片寂靜。
23公里外的安昌河畔,北川新縣城:37米多高的北川新縣城第一高建築羌族碉樓已經封頂,靜靜地俯視著腳下已經竣工的3000多套安居房。這個月,老縣城1萬多居民將告別板房喜遷新居。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