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5月26日電(記者李榮、劉巍巍、黃深鋼)“長三角區域規劃,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終於落地了。這説明,長三角在中國發展中的地位太重要了。”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市長聯席會議負責人胡雅龍在得知國務院正式批准長三角規劃的消息後,感慨地對記者説。
“長三角規劃出臺後,中國沿海、沿江以及內陸的整個區域發展總體格局和戰略已經清晰可見。這個規劃的意義太重要了。”上海社科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鬱鴻勝也反復向記者表示了這一看法。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最新消息,國務院已正式批准實施長三角區域規劃,明確了長三角的區域戰略定位和8個方面的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長三角將努力建設成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示範區、改革創新的引領區、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國際化發展的先導區。多位政府人士和專家學者第一時間解讀了這個規劃已披露的“原則性內容”,認為“新意、亮點頗多”,其中改革創新和面向世界的定位這兩個“制高點”,讓人印象深刻。同時,把長三角規劃與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的一系列區域規劃聯絡起來作“整體觀”,中國進入區域發展新階段的戰略脈絡就十分清晰了。
“中國經濟的五分之一終於定位了”
對於長三角規劃的作用和意義,鬱鴻勝説,長三角的經濟在中國經濟總量中佔到20%左右,是國內其他任何區域都無法比擬的。長三角規劃落地了,也就意味著中國經濟的五分之一終於定位了。“而且,這還不是單單數量上的意義,是國家總體戰略中的一個重要戰略步驟終於邁出去了”。
此次批准的規劃明確: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區域面積21.07萬平方公里,區位條件優越,自然稟賦優良,經濟基礎雄厚,體制比較完善,城鎮體系完整,科教文化發達,已成為全國發展基礎最好、體制環境最優、整體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在中國建設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據上海市發改委人士説,長三角以全國2.1%的陸地面積、11%的人口,創造了全國21.7%的國內生産總值、24.5%的財政收入、47.2%的進出口總額。
在不少專家的眼中,長三角規劃的落地,是中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版面”完成“拼接”的重要一步。從去年到現在,國家已陸續出臺了10多個區域規劃,中國將進入一個以區域為主要單位、以區域與區域之間的互動為主要格局的發展新階段,“這已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而且,用鬱鴻勝的話説,中國新一輪區域合作與發展將由點對點、城市與城市、以增長極為核心的 “集化發展”向“泛化發展”延伸。“中國南海、東海、黃海、渤海的沿海區域都將在戰略規劃中互動,並與內陸區域形成更緊密的聯絡”。
長江流域産權共同市場相關負責人王龍也認為,區域經濟的多極推進將是中國經濟下一輪發展的“一大亮點”,産業的跨地域轉移和優化升級,將釋放出大量的異地並購需求。中國經濟將在區域板塊的合作發展中完成結構調整。
只有定位準才有“差異化政策引導”
記者在採訪中得到的最深印像是,相關部門得知規劃獲批的消息後,都想“儘快得到規劃的詳細文本”,認真解讀和理解,充分吃透其中的亮點和含金量,以便更快更好地落實。
上海市發改委地區處的負責人在電話中對記者説,規劃的出臺,對於長三角加強聯動、推動進一步的合作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據一些前後參與過規劃編制過程的專家學者説,此次規劃最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核六帶”等長三角區域發展佈局上,改變過去比較“泛”的規劃特徵,更注重區域性優勢資源的稟賦條件,對於沿太湖、沿杭州灣等不同地帶都進行了比較準確的定位。
“只有定位準,才有差異化的政策引導。”鬱鴻勝等專家説。此次規劃中,有“比較豐富的筆墨”涉及區域經濟制度的合作及框架。對於環保、資源等區域內公共性的問題,此次突出了協調性的政策,這些政策將由區域內各方共同制訂、共同執行。政策引導將體現差異化,沿江、沿海、沿路、沿灣等條件、目標、定位不同的地帶,土地、環保等不同的政策都將有差異化的“更為精準”的落實途徑。一些以生態為主的地帶,肯定不會與重點産業發展地帶實施同樣的開發性土地供給政策,但在生態補償上將會有充分的考慮。
從目前已公佈的規劃內容來看,國家對長三角在改革創新及轉變發展方式上起到率先示範的作用,期望較大。這也成了規劃的主要“亮點”和新意所在。相關人士表示,長三角發展較快,所以也較早面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緩解資源環境約束、著力推進改革攻堅”等方面的任務,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此次提出長三角要成為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中心,“這是一個較新的提法”,對長三角的期望更高了。據專家的估算,到2020年,長三角將實現以服務業為主的産業結構,如按長三角經濟每年增長10%、主導行業至少要佔經濟總量的51%以上計算,到2020年,長三角的服務業就應該超過7萬億元的規模,“這個發展量是非常大的”。
從“國際坐標係”中體現開放性
依據此次《規劃》,長三角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是: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其“國際坐標係”是清晰可見的。相關專家説,長三角的示範、標誌、標桿作用,説到底“應具備世界意義”,要成為一個“在全世界具有競爭力的地方”。
據鬱鴻勝等專家的研究,長三角號稱世界第六城市群。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中國的城市群與世界城市群相比,落差還很大。城市群與城市群之間相比,美國的大紐約、五大湖等三大城市群佔整個美國經濟總量的67%,日本的大東京等三大城市群佔整個日本經濟總量的70%以上,而中國的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只佔整個中國經濟總量的40%,其中,長三角佔22%左右。在城市首位度方面,紐約佔整個美國經濟的22%以上,東京佔整個日本經濟的24%以上,而長三角城市群中的首位城市上海僅佔全國經濟的5%。“大城市不凸起,中小城市上不來,城市群就沒有競爭力”。此次長三角規劃突出世界級城市群的定位,應該説很有針對性。
胡雅龍説,在長三角兩省一市合作的大框架下,長三角城市群的合作處於重要的地位。長三角即將進入“高鐵時代”,其城市同城化效應和一體化進程將會明顯加快,從而全面帶動區域的産業佈局和調整。
相關專家認為,長三角作為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的區域重點,應該放在上海、杭州、南京、寧波等長三角的特大城市上面。今後世界的競爭就是城市群的競爭,中國的城市群決定中國發展的未來。今後的國力發展不是單個城市的競爭,而是城市群域的競爭。“城市群是打破行政區劃疆界的最有效的方式”,發展世界級城市群將是中國總體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
3月26日,出席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次市長聯席會議的市長在簽署《協議》。當日,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次市長聯席會議在浙江嘉興舉行。會上,22個長三角成員城市領導共同簽署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合作(嘉興)協議》。本次會議主題是:用好世博會機遇、放大世博效應,推進長三角城市群科學發展。新華社記者 王小川 攝
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
日前,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08〕30號)、進一步提升長江三角洲地區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全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
長江三角洲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區域面積21.07萬平方公里。該地區區位條件優越,自然稟賦優良,經濟基礎雄厚,體制比較完善,城鎮體系完整,科教文化發達,已成為全國發展基礎最好、體制環境最優、整體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當前,長江三角洲地區面臨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緩解資源環境約束、著力推進改革攻堅等方面的繁重任務,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規劃》的實施有利於這一地區進一步消除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升發展水平,帶動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發展。 >>>詳細閱讀
長三角區域規劃獲准實施 目標:2015年全面小康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獲悉,國務院日前正式批准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該規劃明確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即: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到2015年,長三角地區將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