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6月4日電(記者黃毅、陳健)一片整齊高大的廠房裏,傳出陣陣機器轟鳴聲,身穿藍色工作服的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這是記者近日在位於德陽八角井鎮的東汽新基地見到的場景。
東汽新基地在不久前正式宣告竣工投産。從動工到落成,新基地僅僅用了1年9個月的時間。汶川大地震中,距離震中僅30公里的東汽生産基地慘遭劫難。地震後,東汽人邊搬遷、邊重建、邊生産,用“泰山壓頂不彎腰”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
對於新基地的投産,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英説:“地震雖然造成東汽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但阻擋不了東汽前進的步伐。重建後的東汽,其研發水平和製造能力將得到極大提升。災後重建給東汽帶來的是更好、更快的發展機遇。”
東汽在遭受地震重創的同時,也遭受著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一方面,國內電力需求下降,傳統燃煤市場萎縮,新增訂單減少;另一方面,伴隨著公司投入鉅資重建的一流新基地投用,在形成強大製造能力的同時,新基地折舊資金壓力和産能過剩等風險也接踵而至。
“今天不積極調整産業結構,明天就會被産業結構調整。”張志英説,東汽對火電、核電、風力發電、燃氣發電等産品實行“多電並舉”的協調發展戰略。這不僅符合國家電力結構調整的要求,也保證了東汽在傳統燃煤機組市場萎縮的情況下獲得持續穩定發展。目前,“多電並舉”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公司的經營風險。
2009年,東汽全年實現工業總産值160億元,完成産量2800萬千瓦,産能重新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東汽計劃完成産值200億元,超震前一倍。在災後重建的同時,東汽還著重調優産品結構,把發展低碳技術和新能源産業作為推動經濟增長、佔領未來市場的重要突破口。
位於汶川縣漩口鎮的阿壩鋁廠,作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最大的工礦企業,與東汽一樣,是距離震中最近的工業企業之一。初夏時節,當記者再次探訪阿壩鋁廠,車間裏的機器正有條不紊地運作著。阿壩鋁廠副廠長邱志忠説:“為確保雨季不耽誤生産目標,廠裏實行四班三倒,24小時不間斷生産。”
地震發生時,阿壩鋁廠受災嚴重,不僅原有生産線報廢,剛剛建設完成的新生産線也嚴重受損,廠房、質檢大樓和辦公樓等全部倒塌,220千伏輸電線路損毀。阿壩鋁廠克服了大型電解槽基礎沉降後原地頂升修復、大型變壓器鐵芯受潮後原地乾燥修復、大型整流櫃導電銅排扭曲後原地矯正修復等世界罕見的技術難題,創造了災後7個月就恢復生産的奇跡。
在災後重建中,為了幫廠裏縮減開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繼暉帶頭建議,在氧化鋁輸送平臺改造工作中,用廢舊鋼材加寬加固平臺,沒花廠裏一分錢,為企業節約了成本。2009年,阿壩鋁廠生産鋁錠5.8萬噸,銷售收入8億多元。今年阿壩鋁廠計劃生産鋁錠14.3萬噸,銷售收入23億元。
四川省政府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列入國家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的工業恢復重建項目已開工3056個,開工率98.3%,其中竣工投産2429個。在推進工業發展中,四川災區淘汰413戶落後産能企業,推進了發展方式轉變。災區受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産率達99.1%,東汽、阿壩鋁廠等重點骨幹企業迅速恢復崛起,災區工業産能總體恢復到震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