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6月6日電(記者張辛欣)農業部和廣東省6日聯合舉辦南海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550多萬尾主要經濟魚類和珍稀水生動物苗種在廣東省陽江市放流南海。同日,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106處地點同步舉辦大規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增殖放流是指通過向水域中投放一定數量的水生生物資源苗種,來增加天然水生資源群體數量、提高水域生産力、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一項資源恢復和生態修復措施。
多年來,我國一直堅持開展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目前,我國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水域已涵蓋近海海域及內陸重要江河湖泊,增殖對象包括魚蝦蟹貝等重要水産苗種和瀕危水生野生動物。隨著增殖放流規模不斷擴大,水生生物種群資源得到有效恢復,水域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累計投入資金5.9億元,各地增殖放流各種魚類、蝦蟹類、貝類等共計245億尾(粒),比上年增加24%。而2010年,全國預計放流的重要水産苗種將超過260億尾。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活動現場表示,受水域污染、工程建設和過度捕撈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形勢依然嚴峻。水生生物資源不斷衰退的趨勢、水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趨勢以及部分水域生態荒漠化的趨勢均沒有明顯改變,加強水生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仍任重道遠。
對此,農業部要求各級漁業部門加強休漁禁漁管理,嚴格控制漁業捕撈強度,大力組織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加強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和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落實漁業生態補償措施。根據《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到2010年我國每年增殖重要漁業資源品種的苗種數量將達到200億尾(粒)以上,到2020年每年將增殖400億尾(粒)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