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台由海爾自主研發的物聯網洗衣機正式通過鑒定,被認定為是世界上首臺具有“智慧物聯”技術的洗衣機産品。隨後,小天鵝、長虹、美的等家電巨頭也相繼展示了智慧全套家電方案,競相爭奪物聯網時代的家電領域話語權。
物聯網是對現有信息産業成果的繼承和發展,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産業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正在成為全球發達國家競相佈局的戰略制高點。
“感知中國”提上日程
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就開始了物聯網技術的初探。現今,物聯網基礎技術——射頻識別已經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北京市市政交通一卡通、世博會電子門票和“e物流”等都是射頻識別技術應用的成果。據統計,2009年中國射頻識別市場規模已達85.1億元,同比增長29.3%,居全球第三位。
中國信息産業商會會長、中國射頻識別産業聯盟理事長張琪説:“物聯網實現了物物(也包括人)相連,形成一個連接萬億個物品(設備)和數億人的無比龐大的數據庫。物聯網是我國信息化建設在更高層面、更廣領域向縱深的發展,也是我國信息産業成為新興戰略性産業的新起點。”
北京郵電大學科技處劉傑説,物聯網簡而言之就是將所有的物品裝上感應器,記錄物品的信息、動向,實現人類對物品的遠程控制,全世界的物品都會“活起來”。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樸民認為,國際金融危機在客觀上推動全球進入了一個創新密集和新興産業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國在確定了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政策取向之後,把“感知中國”作為信息化社會建設的重要目標,把物聯網産業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規劃。
“智慧物聯”全面發展
在海爾的帶動下,能直接繳納水電費、網上訂購洗衣用品的物聯網洗衣機,能遠程遙控、自動調節舒適溫度的物聯網空調和能連接超市貨品儲備的物聯網冰箱相繼問世。
“物聯網改變了傳統製造業的商業模式,家電企業將逐漸從製造産品向提供整套服務方案轉型。”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綜合檢驗部主任魯建國説。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産業博覽會上,中國電信推出了“智慧醫療”、“智慧文博”、“智慧交通”等物聯網應用成果。而中國移動推出的校園管理系統化的“校訊通”、電子票務和車管檢測一體化的“車行無憂”、物流配載和倉儲管理一站式服務的“移動巴槍”正在投放應用。
在江蘇南京,剛剛有數十戶家庭開始享受“智慧家居”的便利。住戶馬敏慧説:“坐在沙發上,我就可以用遙控器控制全家的電器。下班之前,發個短信就可以讓家裏的電飯煲自動煮飯,空調提前啟動。”
5月27日,四川省成都市印發了《成都市物聯網産業發展規劃(2010—2012)》,規劃預計到2012年産業規模將達300億元以上。
“打造以物聯網企業為核心、産業基地為載體、産業聯盟為支撐,立足西部、輻射和影響國內外市場的中國物聯網産業高地。”成都市信息辦主任劉勇這樣闡釋成都物聯網産業的發展前景。
“物聯時代”仍需等待
“沃爾瑪在美國曾進行過超市物聯網聯動,後來遭到民眾抗議,因為貴重物品的信息一旦保護不力就容易導致跟蹤盜竊。”劉傑説,“當所有的東西被編碼以後,信息保護成了最大的問題,海量數據很難進行逐個加密保護,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都將受到挑戰。”
國務院發展中心技術産業部王忠宏認為,物聯網商業模式目前暫不能大規模商用。首先,物聯網在體制上相互分割,缺乏資源共享;其次,技術上傳感器、芯片、關鍵設備製造、國內智慧交通高端市場70%以上被國外企業佔有;第三,物聯網技術標準缺乏統一;第四,商業模式仍處於初級階段,成本較高,不能大規模商用;第五,安全和隱私不能得到保障;第六,地址資源嚴重缺失。
“我國物聯網産業的培育和發展還面臨技術、資金、市場需求等方面的制約,需要集中政府、企業、行業和科研機構等多方力量加以推進。”李樸民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