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林業局局長談荒漠化防治:開創防沙治沙新局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新華社記者 劉羊旸)2010年6月17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16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記者日前就我國防沙治沙等問題採訪了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

    土地沙化是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

    土地荒漠化被喻為“地球癌症”。據賈治邦介紹,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積近3600萬平方公里。受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積仍呈擴展態勢。

    “土地荒漠化引發了沙區群眾流離失所、人們生活日益貧困、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後等一系列問題,已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賈治邦説。

    據賈治邦介紹,我國荒漠化面積達到263.6萬平方公里,涉及西北大部、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的18個省區市,有4億人口常年受到風沙危害。每年春季,我國北方地區沙塵暴頻發,給農林牧業生産、交通運輸和群眾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

    賈治邦表示,事實表明,荒漠化不但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嚴重制約著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小康的進程。加強荒漠化防治是當前我國重要而緊迫的一項戰略任務。

    我國防沙治沙工作成效顯著

    “作為受荒漠化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通過工程治理等措施,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賈治邦説。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相繼實施了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還草等一大批重點治理工程,頒布實施了防沙治沙法等。

    賈治邦表示,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00多萬公頃,重點治理區生態狀況明顯改善,風沙危害逐步減輕。

    ——沙區生態狀況明顯改善。總體上看,我國沙塵天氣呈逐漸遞減趨勢,危害強度逐步下降。如陜西省榆林市實現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轉變,年均揚沙天氣由66天減少至24天。

    ——沙區産業發展明顯加快。各地堅持治沙與治窮相結合,充分利用沙區資源,積極培育和發展特色産業。內蒙古的灌木資源利用、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制藥,新疆的林果業、中草藥,寧夏和青海的沙棘産業發展勢頭強勁。沙區産業的快速發展,加快了脫貧致富步伐,也拉動了防沙治沙步伐。

    ——防沙治沙綜合效益逐步顯現。通過種植防護林積累了大量木材,改善了農業生産環境,增加了糧食産量。同時,改善了人居環境,提高了沙區可持續發展能力。據統計,近30年來,我國“三北”風沙區森林蓄積量凈增6.7億立方米,糧食單産由1977年的118公斤/畝,提高到2007年的311公斤/畝。

    ——國際履約地位明顯提高。我國充分利用荒漠化防治國際公約平臺,與國際組織和世界各國廣泛開展合作與交流,增進了友誼和互信,擴大了影響,提高了履約水平。聯合國第十七屆可持續發展大會指出,中國防治荒漠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五大措施加強荒漠化防治

    賈治邦説,防沙治沙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戰略任務,必須堅持依法治沙、科技治沙、綜合治沙的總體方針,採取紮實有效措施,努力開創防沙治沙新局面。

    一是強化植被保護。在沙區嚴格推行禁止濫樵採、禁止濫放牧、禁止濫開墾的“三禁”制度,加大林草植被保護力度。充分發揮生態系統自我修復功能,依法推進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促進荒漠植被自然修復。

    二是推進工程治理。深入推進防沙治沙重點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工程佈局,加大沙塵源區治理力度。堅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適地適樹,喬灌草相結合,大力開展林草植被建設,努力增加沙區植被覆蓋度。

    三是優化政策機制。遵循興林富民的原則,堅持增綠與增收、治沙與治窮相結合,優化扶持政策,活化工作機制,調動廣大群眾參與防沙治沙的積極性。

    四是嚴格落實責任。認真落實防沙治沙工作政府負責制,推動防沙治沙單位治理責任制。認真實施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辦法,並根據考核結果嚴格獎懲。

    五是搞好預警監測。加強監測基礎設施建設,改進監測技術和方法,建立完善荒漠化和沙化監測預警體系,對荒漠化和沙化動態變化進行適時跟蹤監測。加強重大沙塵暴監測,逐步提高災害監測預警水平,切實將沙塵暴危害減輕到最低程度。

 
 
 相關鏈結
· 2010年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主題:防沙治沙惠及民生
· 賈治邦一行到中國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考察指導
· 林業局防沙治沙辦公室主任談如何減輕沙塵暴危害
· 國家林業局評定公佈2009年防沙治沙十件大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