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正在建立高科技的城市防災、救災、減災體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無錫6月20日電(記者孫麗萍、蔣芳)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閃淳昌20日在無錫舉辦的上海世博會主題論壇“科技創新與城市未來”上説,隨著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各種災害頻發也給城市安全帶來巨大挑戰。近年來,我國正不斷增加防災、減災、救災過程中的“高科技”含量,以實現更快速、更準確、更高效的減災、救災。

    閃淳昌説,從“天上”到“海底”,我國對可能發生的災害都已經開始採用較為先進的技術進行監控和信息傳送,以便預防災害。例如,減災衛星可以在空中監測地面狀況,對氣象情況進行更為準確的分析預測。我國的航空救援體系也進展很大。從汶川地震到玉樹地震,大量的救援人員和賑災物資正是通過“天路”送進災區,為受災群眾解了燃眉之急。

    而在海上,我國也已經形成了立體救助的格局。最近,我國引進了14架高性能的直升機和數十艘被稱為“不倒翁”的海上救援船,大大提高了我國海上抗災、防災的反應速度,增強了救災能力。

    閃淳昌説,在森林滅火、醫療救援、礦難救援等領域,我國也已經開始採用一些效率更高的技術。此前發生的山西王家嶺透水礦難事件發生後,百餘名礦工被困8天8夜,但是通過排水、通風等技術處理,使得他們在地下依然能夠維持生命,成功獲救。

    連日來,江西等南方多省份正在遭遇暴雨洪災,災情嚴重。而類似的極端性氣候帶來的災害近年來在我國頻發,也引起了強烈的關注。閃淳昌説,伴隨著中國的城市化、城鎮化快速推進,中國的多災併發、大災多發現象突出,災害之大、範圍之廣,救災之難全球罕見。

    他指出,應對這些城市安全的嚴峻挑戰,我國正在從多方面著手提高城市防災、減災、救災的能力,保障城市居民安全。首先,是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工程質量。第二,城市應該在規劃階段科學地、充分地考慮到防災、減災、救災的需求。第三,建設安全宜居城市,解決好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問題。第四,建立健全城市的災害應急體制機制。第五,安全管理要進社區、進學校、進廠礦、進農村。第六,要提升全民的憂患意識,全民普及救災常識。

 
 
 相關鏈結
· 農業部對當前和下半年農業防災減災進行再部署
· 國家減災委等針對湖南暴雨啟動四級救災應急響應
· 貴州針對部分地方災情全面部署防災減災工作
·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啟動洪澇災害救災預警響應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