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優勢"納百川--中關村海歸人才特區建設掃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記者 鄒雲 崔軍強 張舵)沒有“中國互聯網建築師”亞信科技,我們觸網的時間表會推遲;沒有“星光中國芯”的締造者中星微,我們的電子産品仍會大量植入進口多媒體芯片;沒有“眾裏尋他”的百度,我們無法便捷地在中文網絡世界求知求新……這些由海歸人才創辦的企業在北京中關村蹣跚起步,最終枝繁葉茂,成為更多海歸人才努力複製的“歸程”。

    中關村被譽為海歸精英的“夢之村”:匯聚著1.5萬名海歸人才,近10年平均每個工作日有2家海歸企業成立、20名海歸人才到訪。作為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關村擁有政府全力支持、體制機制先行先試、技術需求龐大等獨特的“中國優勢”,其新使命順勢而出:瞄準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一個充滿生機的海歸人才特區。

    選才:政府資助卻甘當配角

    在北京北郊僻靜的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內,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奇跡。坐落於此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過去4年連續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權威刊物發表論文12篇。包括10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生命所科學指導委員會曾如此評價:世界上還從未有過一家研究所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裏,佔據國際基礎科研領域如此重要的席位。

    2005年底掛牌的生命所有一套與傳統科研體制迥然不同的選才模式:全所沒有一個正式編制,領軍科學家全部從全球招聘;合同期內,所長和實驗室主任用人不受任何行政干預。儘管北京市一年為生命所撥款3000萬元,但在選才時,政府部門甘願把“考官”的權力交給“更專業的人”。

    生命所科學指導委員會由24位國內外知名科學家組成,包括10名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年輕院士王曉東,就是通過這些“更專業的人”的評估推薦出任該所所長。其他23名海外引進的優秀科學家,均由生命所邀請國際知名專家成立的招聘委員會負責遴選。

    政府不干預,不僅表現在“選”,也包括“棄”。根據合同,領軍科學家進入生命所後,每5年由各自領域10名國際權威專家重新評估,決定去留。目前,已有8位領軍科學家通過評估,2人未獲專家組認可被解聘。

    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郭洪眼裏,“更專業的人”不只是科學家,也包括對市場、産業更靈敏的企業家、風險投資者。目前入選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聚集工程的81人,全部由一個專門的企業家顧問委員會推薦選拔,而政府更多參與後續服務,對入選人才給予100萬元獎勵,提供簽證居留權、子女入學、社會保險等便利待遇。

    用才:弱時扶強,急時濟困

    在創業板上市公司碧水源,一根細小的白色軟管令記者驚訝不已。“管壁上每平方厘米分佈有80億到90億個小孔,每個小孔的直徑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七百分之一。”碧水源副總經理曾垂瑩自豪地説,“通過這些微小的孔過濾出水分子,就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污水資源化技術路線。”

    依靠海歸團隊掌握核心技術的碧水源,是該領域目前唯一能與GE、西門子等對話的中國公司,研發條件、年薪待遇絲毫不亞於國外。從澳大利亞歸國的公司首席科學家關晶在不到兩年時間裏連續攻克4項國際難題,其中一項製造工藝節能新技術,每年可為公司客戶節約電費1600萬元。“每年的研究課題除企業急需的技術攻關外,還包括專家感興趣的前瞻性研究。這樣既給專家充分的學術自由,也能讓企業長期享受更多先進的技術成果。”曾垂瑩説。

    像碧水源這樣在起步階段便舍得投入研發的企業在中關村不在少數,得益於中關村有一套高效的創業機制。目前中關村已建成29個專門服務留學人員的創業園,通過創業投資、信用貸款等投融資渠道,以及減免房租、提供法律財務專業服務等方式,累計孵化企業3800家。

    2009年初金融危機來襲,正值碧水源新一代技術攻關的關鍵時期,後續配套資金有斷裂的危險。北京市迅速啟動政府採購自主創新産品計劃,幫助企業拓市場找資金,順利“越冬”。一年多來,北京市政府採購中關村企業自主創新産品達60億元,拉動總投資162億元。其中,碧水源單筆獲得政府採購金額上億元。

    留才:讓“中國優勢”成為強力磁石

    兩年前加盟清華科技園一家通信技術公司的宋磊曾在貝爾實驗室工作多年。每當夜幕降臨,看著科技園裏一間間辦公室依然燈火通明,他心中總會激動。“這裡的産業聚集度、研發設施水平、風險投資規模日新月異,創業奮鬥的熱情不亞於美國矽谷。我不會離開,因為我堅信,這裡是夢想開始的地方。”

    同樣懷揣“中國夢”的還有優訊時代公司總裁蔣亞洪説:“我在華盛頓時,家門口那條街十年如一日,連雜貨店、餐館菜單和服務員都一成不變。而中國的發展令人驚嘆,每一條街道都和上次回國時有所不同。我不願只做見證者,我要做參與者!”

    從美國西北大學讀完應用工程數學博士後,蔣亞洪在美國做過工程師、辦過簡體中文報紙,2007年他選擇來到中關村,在國內首創了電視新聞搜索引擎業務。創業3年,蔣亞洪最大的感受就是,這裡不僅有美國模式的活力,還有中國模式的獨特優勢。

    蔣亞洪所説的“中國優勢”並非泛泛而談。“比如在國外很多研發中心週末很難找到技術維護,而中關村的研發機構大多設有專門的輔助中心,24小時支持實驗儀器運行;比如這裡的研發中心建設速度快得驚人,令我們的許多國際同行都感到驚訝。”這些細節積累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感召力,像磁石一樣在“海歸”們的內心喚起共鳴,凝聚信任。

    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為中關村建設海歸人才特區注入了強大動力。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嚴重的2009年,中關村仍有23家公司上市,創歷史新高。截至目前,中關村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已達150家,其中19家由留學人員創辦。海歸人才的英雄夢想,距現實從未像今天這麼近。

 
 
 相關鏈結
· 北京發佈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行動計劃
· 北京:中關村科教旅遊節開幕 高校名企開放遊覽
· 外匯局局長易綱赴中關村進行調研並考察部分企業
· 北京:5年內統籌安排300億元扶持中關村科技項目
· 北京市專題研究建設中關村自主創新示範區等事項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