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著力點,也是推動寧夏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關鍵環節。
一、著眼長遠,深刻認識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性
從增強西部經濟抗風險能力的現實需要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0年來,廣大西部地區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經濟總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但總的看來,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産業發展層次低、經濟內生動力弱等問題依然突出。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使寧夏本已存在的結構不合理、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要在未來競爭中變被動為主動,寧夏必須全力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加強體制機制創新,積極引進外部要素,著力聚集資源、盤活存量、優化增量,在轉變方式、調整結構、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中搶佔一席之地,才能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從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的客觀形勢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西部地區普遍生態脆弱,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尤為突出。寧夏礦産資源尤其是能源資源相對富集,産業結構的耗能特徵明顯。雖然近幾年不斷加大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生態治理的力度,單位生産總值綜合能耗、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明顯下降,但資源環境問題依然突出,任務十分艱巨。必須下大氣力,更加積極主動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努力以較小的資源環境代價,實現更長時間、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
從增進民生福祉的根本宗旨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乾淨水、新鮮空氣、優美環境的期盼越來越高,對理順居民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訴求也越來越多。我們只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切實把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任務,更加注重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讓各族群眾生活得更加富裕、更有尊嚴,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
二、立足區情,探索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思路
加快轉變寧夏經濟發展方式,根本的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立場、觀點、方法,統籌近與遠、大與小、量與質、內與外的對立統一關係,進行戰略思維,強化系統推動,堅持以大開發促進大轉變,以大轉變推動大發展,使經濟社會發展步入良性循環、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軌道。
統籌整體與局部的關係,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寧夏發展相對滯後,必須搶抓西部大開發的新機遇,找準在全國發展中的定位、西部開發中的站位和寧夏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的目標,著力建設現代産業發展的重要聚集區、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示範區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區,真正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承東啟西的重要支點作用,為國家整體發展戰略作貢獻。寧夏南北發展不平衡,南部地區特別是山區,自然環境、發展基礎等都比較差,要堅持山川共濟,加快生態移民、勞務移民、教育移民步伐,增強山區自我發展能力,進一步縮小南北差距,統籌南北發展。寧夏城市化率低、城鄉差距大,必須以加快推進城市化為突破點,進一步加大城鄉統籌力度,不斷完善城鄉基礎設施,探索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政策措施,促進城鄉協調互動發展。
統籌開發與保護的關係,促進生態友好發展。良好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寧夏生態建設承擔著打造祖國西部重要生態屏障的使命,面臨著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的歷史轉折,必須牢固樹立保護好環境的理念,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以全國節水型示範省區和防沙治沙示範省區建設為抓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始終堅持發展工業不佔用基本農田、不增加黃河取水量、不突破環境容量,堅決杜絕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現象,堅決杜絕高耗資源、嚴重浪費的現象,堅決杜絕急功近利、“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現象,做到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統一。
統籌經濟與民生的關係,促進和諧發展。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改善民生是發展的目的,發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礎。以大轉變促進大發展是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內容,在大開發中推動民生大改善也是轉變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要堅持民生指數與經濟增長挂鉤、民生水平與發展同步,在高度重視經濟發展,提高地方經濟實力的同時,大力發展與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事業,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通過持之以恒地實施民生計劃,讓人民群眾在經濟發展中普遍得到更多實惠,不斷提高居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投身發展、建設寧夏的熱情。
三、真抓實幹,在大膽實踐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要緊緊圍繞提高發展質量這條主線,腳踏實地,勇於實踐,真正在“加快”上務真功、在“轉變”上動真格、在“發展”上求實效,切實提高發展的層次和水平,從根本上保證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要提升投資和消費質量,在擴大內需中促轉變。在新一輪開發中,既要注重擴大需求總量,又要注重改善需求結構;既要堅持投資拉動和項目帶動、努力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又要高度重視擴大消費、努力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明確投資方向,突出投資重點,切實推進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産業項目和民生工程建設,以更優的投資結構打造更好的經濟結構。著眼于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續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收入。
要提升優勢産業發展質量,在培育內生動力中促轉變。建設富有競爭力的産業體系是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關鍵所在,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性核心問題。要著眼于提升産業質量,把加快構建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新型工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新增長點的産業體系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舉措,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突出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積極發展面向生産的服務業,特別是抓好綜合物流、信息服務、現代金融等産業,強化金融支撐,提高配套能力;加快發展面向民生的服務業,特別是抓好特色旅遊、仲介諮詢、家政服務等産業,提升幸福指數;著力發展面向農村的服務業,特別是科技、信息、流通服務等,不斷繁榮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加快構架充滿活力、特色鮮明、佈局合理、優勢互補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要提升城市化質量,在城鄉統籌、山川共濟中促轉變。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突出表現為城市化步伐滯後,帶動力不強。就寧夏而言,要堅持整個區域的一體化協調發展,建設寧夏沿黃河城市帶、奮力打造黃河金岸,帶動産業聚集、人口集中、城鄉統籌、山川協調。以黃河金岸為主軸,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實施城鄉規劃編制、基礎設施、産業發展、區域市場、生態建設和市政服務一體化,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生産要素在區域之間均衡配置,逐步形成銀川區域中心城市、四個地區性中心城市和縣城、小城鎮相互依託、協調發展的城鄉佈局結構。加大山川共濟、南北統籌力度,實施教育移民、勞務移民、生態移民,使貧困群眾走出大山、融入城市;繼續建好固原市及山區各縣城,切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使當地資源環境得以休養生息、人民群眾脫貧致富。
要提升對外開放質量,在發展外向型經濟中促轉變。西部地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水平,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更好地利用全球生産要素和市場。寧夏具有回漢各族人民親如一家的民族團結優勢和西部偏東、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要在鞏固與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的同時,重點擴大面向穆斯林國家和地區的開放,把寧夏建成西部內陸對外開放的戰略高地,打造成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經濟貿易交流合作的高效平臺。積極推動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産品出口,著力擴大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外銷。加快調整利用外資結構,鼓勵和引導外商投資現代農業、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産業等,提高外資利用水平。高水平籌辦首屆中阿經貿論壇,繼續辦好寧洽會、園博會、世界防沙治沙大會等國際性節會,爭取穆斯林國家在銀川設立領事館。
要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在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中促轉變。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必須堅持把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改善社會民生作為持久動力來抓。始終把民生計劃作為第一品牌打造,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加快推進教育改革,堅持公共教育資源向薄弱地區傾斜。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社會力量發展文化産業。積極穩妥地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繼續實施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健全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積極開展各類培訓指導,再掀全民創業新高潮。加快制度整合,逐步實現基本社會保障制度的統一和城鄉銜接。加強基本公益性社會服務設施建設,廣泛提供養老、體育健身、文化娛樂、心理疏導等社會服務,切實提高民生幸福指數。
要提升調控和管理質量,在改革創新中促轉變。一方面,要突出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財稅和金融體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加快制定和完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總體規劃、目標任務和具體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工作導向、政策措施和考核體系。另一方面,要突出科技創新。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積極組織出臺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圍繞能源、化工、新材料、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環保等重點産業,加強與兄弟省區、國家部委、國際科研教學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建設國家與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和技術中心,加快推進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攻堅關鍵共性技術,著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靠科技支撐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作者: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