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聞分析:如何看待財政收入將跨入"8萬億元"時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記者韓潔 羅沙)今年前5個月,我國財政收入超過3.5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達到30.8%。專家預計,如果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底我國財政收入將超過8萬億元。

    從2002年我國財政收入不足2萬億元,到即將跨入“8萬億元時代”,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讓我們看到了國家財政實力的不斷壯大,也使得社會各界更加關注“國富”的同時如何實現“民富”。

    同時,面對越來越大的財政支出總盤子,社會各界也越來越關注財政資金如何花得更加有效、更加透明?為此,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財政收入超8萬億元意味著什麼?

    “財政收入總量將超過8萬億元,標誌著我國財政實力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今年以來我國財政收入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長,增幅相對較高。專家指出,這主要是受經濟回升向好帶動稅收增長,特別是去年同期基數很低等因素影響,屬於一種恢復性增長,實際增幅並不高。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財政收入與2008年同期相比,增長22%(其中中央本級收入增長14%),折算到兩年中年均增長10.5%(其中中央本級收入年均增長6.8%)。隨著5月單月增幅比前4個月回落13.6個百分點,預計後幾個月,由於去年同期收入基數逐步抬高,收入增幅還將逐月回落,全年財政收入增幅將呈“前高後低”走勢。

    針對有報道稱我國財政收入將居全球第二位的説法,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認為,今年我國財政收入將超過8萬億元,這是一個絕對數指標。由於各國所處發展階段不同,財稅體制和統計口徑等有差異,單純比較財政收入規模意義不大。他指出,在國際背景下衡量一國財政收入水平高低,更關鍵的是要看人均財政收入水平和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等相對數指標。

    賈康指出,雖然我國財政收入可能超過8萬億元,但目前我國人均財政收入水平仍在百名之外。特別是要看到,雖然我國財政收入增長較快,但由於我國人口多,底子薄,“三農”、民生等需要加大投入的領域還很多,可以説,財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

    高培勇也指出,國家財政實力增強了,這本身並不是壞事。但是衡量財政實力,應淡化絕對數指標,注重相對數指標。從人均財力等相對指標看,我國的財政實力仍需壯大。

    理性看待我國宏觀稅負水平

    近年來,國家稅收收入的持續高速增長,成為推動財政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財政收入增長較快是否意味著我國宏觀稅負水平過高呢?專家指出,應理性看待我國宏觀稅負水平。從國際上看,無論是全口徑政府收入還是可用財力佔GDP比重,目前我國的比重都明顯偏低。

    IMF數據顯示,我國宏觀稅負低於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根據IMF出版的《政府財政統計年鑒》(2008),該年鑒對2007年全部有數據的53個國家宏觀稅負進行了計算,結果顯示這53個國家宏觀稅負平均為39.9%,其中24個工業化國家的平均水平為45.3%,29個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為35.5%。

    而從我國情況看,按全口徑政府收入計算,2007年我國宏觀稅負為27.6%,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2.3個百分點,不僅低於工業化國家平均水平,而且也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

    賈康指出,從可用財力上看,我國可用於統籌安排的公共財政收入佔GDP比重明顯偏低。在現行管理體制下,我國財政收入中只有公共財政收入可以統籌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公共支出。2007年我國公共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為19.9%,2008年為19.5%,2009年為20.4%,明顯低於國外水平。

    對於社會普遍關注的國民收入分配問題,高培勇認為,一方面要看到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長,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總體上有了明顯增長,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居民收入增長幅度仍然相對較低的事實。政府應加快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不斷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充分發揮財稅政策在調節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促進居民收入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收入的不斷增加。

    確保更多財政資金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

    專家指出,針對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一方面要看到當前我國財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較突出、公共財政收入佔GDP比重較低的事實,另一方面也要意識到,應該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並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確保更多財政資金更好地惠及民生。

    “財政收入每上一個臺階,都會對財政資金的支出結構和管理水平提出新的要求。”高培勇説,財政收入總量增加,意味著政府可支配財力水平提高,這不僅使政府有能力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用於“三農”、教育、科技、社保、醫療等民生領域的財政投入,也要求財政部門進一步加強財政管理,提高公共財政資金運行績效,確保財政資金更有效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剛剛公佈的2009年中央決算報告顯示,2009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支出合計7253.1億元,增長21.8%;用在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計7422.56億元,增長31.7%。如果包括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方面涉及民生的支出,中央財政實際用於民生的投入還要更大一些。

    賈康指出,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和經濟的發展,財政收入規模增長明顯。表面上中央財政拿了收入的大頭,但實際上中央財政除小部分用於中央本級支出外,更多用於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平衡地區間財力差異,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改善民生。

    數據顯示,2009年中央本級收入佔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為52.4%,但中央本級支出佔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僅為20.1%。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由1994年的2389億元增加到2009的28621億元。

    賈康認為,下一步在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的同時,還應加強財政資金監管,確保財政資金真正用到改善民生上來。 

 
 
 相關鏈結
· 09年中央財政收入35915.71億元 支出43819.58億元
· 河北:2010年前5月財政收入突破千億 同比增長24%
· 新聞分析:我國全年財政收入或呈"前高後低"走勢
· 財政部:5月份全國財政收入7917.66億元 增20.5%
· 圖表:4月份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4.4%
· 北京市前四月財政收入892.8億元 同比勁增33.8%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