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宜昌7月6日電(記者 劉紫淩、馮國棟)三峽庫區水位線139米至175米之間,是三峽移民原來的“當家田”集中地。為讓移民在庫區蓄水後有田可耕,湖北宜昌市通過實施“移土培肥”工程,為當地移民人均再造了半畝“當家田”,僅此一項幾年來為移民每年增收2000多萬元。
“移土培肥”工程是將三峽庫區即將淹沒的優質耕作層土壤,剝離轉移到交通便利、海拔在182米以上、距庫岸5公里以內的田園上,利用過去肥沃的耕作層增肥新家園的土壤並開墾出新的耕地。據悉,三峽庫區移土培肥工程涉及重慶市的萬州、涪陵、忠縣、奉節、巫山等12個區縣和湖北省秭歸、巴東等4個縣。
宜昌三峽庫區移土培肥工程分為2006年實施的139米-156米一期工程和2008年實施的156米-175米二期工程兩個階段,涉及秭歸縣、興山縣和夷陵區3個縣區13個鄉鎮100多個村,項目總投資3.941億元。
在“搶救”沃土的同時,為減少日後因降雨造成的水土流失,宜昌市在實施移土培肥中結合“坡改梯”工程,採取了取土和覆土“雙線”開工、縣(區)和鄉鎮兩級技術部門提供“雙重”保障和項目區“分片”招標的運作模式。
在三峽移民大縣秭歸,山腰間梯田佈局井然有序。秭歸移土培肥工程量約佔宜昌市的70%。在這裡,記者一路上看到,覆土區上栽種著各種蔬菜,還有一片片茶園、橘園,鬱鬱蔥蔥,充滿生機。
秭歸縣移土培肥辦公室副主任劉光新説,當時成百上千的幹部群眾身背背簍、肩扛撮箕,把即將淹沒的肥土一簍一簍運往新的家園,勞動場面如火如荼。他們當中既有意氣風發的民兵突擊隊員,也有年逾古稀的白髮老人。
據他介紹,通過2006年移土培肥一期工程,全縣改良耕地1200多公頃。幾年的實踐證明,這一工程的生態效益十分明顯,農民增收了,庫區水土流失情況也改善了。
秭歸縣郭家壩鎮煙燈堡村五組村民張祥説:“2006年移土培肥之前,家裏分有三四畝地,位於在水位線175米以上的山坡,土壤貧瘠而且薄,遇到大旱,種植的苞谷往往旱死。那時每畝苞谷能收500斤就已經很不錯了,年均收入僅在2200元左右。”
移土培肥項目實施兩期之後,張祥家的田地土壤增厚了約40厘米,不僅能旱澇保收,僅苞谷的産量就提高到每畝500公斤左右。目前他又在田間套種了土豆、紅苕等作物。“每年每畝地能增收1000元。移土培肥之後家裏每年增收至少3000元,較之前翻了一番。”張祥話語間流露出欣喜之情。
據宜昌市國土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兩年間工程實現取土面積1838.99公頃,覆土面積3416.85公頃。一期工程培肥厚度設計10厘米,實際培肥厚度在12厘米;二期工程設計培肥厚度14厘米,實際培肥厚度在16厘米,超過了三峽庫區移土培肥工程的設計標準。
宜昌市國土資源局耕地科負責人王德新表示,移土培肥項目不僅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積,而且提高了單位糧食産量。據統計,宜昌市實施的三峽庫區移土培肥暨坡改梯工程增加了三峽庫區當家田3416.85公頃,移民人均增加半畝地,按每公頃增加柑橘産量2000公斤,每公斤3元計算,每年可增加農民收入20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