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回眸:對話擔先導 集思繪藍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對話溝通擔先導 聚賢集思繪藍圖
——5年6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回眸

    新華社廣州7月11日電(記者 陳鍵興 李寒芳 王攀)盛夏羊城,草木蔥蘢,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珠江之畔這個于中國近現代歷史有著特殊意義的城市,86年前見證了中國共産黨與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成為了中華民族奮起自強的重要歷史“地標”。而今,穿越了歲月風雲,渡盡劫波的國共兩黨重返故地,共同舉辦了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廣邀海峽兩岸各界精英共商和平發展大計。

    至此,由國共兩黨領導人倡議舉辦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5年間成功舉辦了6屆。實踐證明,這一論壇已經成為國共兩黨、兩岸雙方、社會各界進行交流對話與合作的重要平臺,已經發揮並將進一步發揮重要影響和先導作用。

    破僵局,建互信,開創新局——共構交流平臺,凝聚“和合”共識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創設,肇始於國共兩黨領導人2005年的那次歷史性的會面。

    2005年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京舉行了60年來兩黨領導人的首次會談,並在隨後發佈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鄭重宣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謀求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兩岸同胞利益,是兩黨的共同主張。

    在當時兩岸關係複雜變化的形勢下,國共兩黨深入體察兩岸同胞的所願所想,深入把握兩岸關係以及世界大勢的發展趨向,以積極的作為向兩岸同胞展現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希望,向世界表明兩岸中國人有智慧、有能力妥善處理彼此的矛盾和問題。

    正是在這份重要的政治文本中,兩黨提出“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臺”。其中包括邀請各界人士參加,舉行有關兩岸同胞切身利益議題的磋商,組織商討密切兩岸交流的措施等。

    兩黨的共同主張贏得了兩岸大多數同胞的讚譽,兩黨所搭建的溝通對話平臺也自然得到了兩岸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

    2006年4月和10月,國共兩黨有關方面通力合作,先後成功舉辦了兩岸經貿論壇和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系列活動。從2007年開始,國共兩黨將此類論壇統一命名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並於當年4月在北京舉辦了第三屆論壇。其後幾年,論壇先後在上海、長沙、廣州舉行。

    幾年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參與界別不斷擴大,權威性不斷增強,代表性也更為廣泛。這都充分反映這一著眼民眾福祉、匯集民意、凝聚共識的重要平臺,激發出了兩岸各界精英和廣大同胞並肩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熱情。

    “國共兩黨在廣州合辦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可以説是一個‘美妙的歷史巧合’,但巧合的背後卻是必然。”廣東省社科院原院長、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研究權威學者張磊説,從86年前國共首次攜手,到5年前連戰應邀訪問大陸,再到當前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的軌道,這一路證明了一個真理:和則兩利,爭則兩傷。歷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成功舉辦也表明,擴大交流、增進理解、強化互信、合作雙贏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是歷史發展不可逆阻的大勢所趨。

    “和合故能諧,諧故能輯,諧輯以悉,莫之能傷。”5年6屆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不斷匯聚起兩岸追求“和合”、共謀雙贏的廣大民意,為兩岸關係打破僵局、轉危為安、建立互信、再造和平雙贏新局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係民生,謀民利,惠澤兩岸——論壇務實頻結碩果,受益廣泛備受讚譽

    “兩岸經貿交流與直接通航”、“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實現兩岸農業互利雙贏”、“兩岸直航、旅遊觀光、教育交流”、“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加強新興産業合作,提升兩岸競爭力”--回顧歷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兩岸各界在這一平臺上針對兩岸民眾最關心的議題,展開坦承對話、善意溝通和務實探討,並將各方智慧凝結成了一項項“共同建議”。

    這些思想交匯的寶貴成果均貼近民生、注重實效,受益群體來自方方面面,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實踐中産生了重要而積極的影響。如今,論壇形成的許多共識已經成為了現實,這一平臺不斷結出的纍纍碩果正在為兩岸同胞所共享。在歷屆論壇上,大陸方面主動發佈擴大兩岸交流、惠及廣大台灣同胞的政策措施有數十項之多,為台灣農民、學生和工商界人士帶來了諸多便利和實惠。

    2006年4月和10月先後舉辦的兩岸經貿論壇和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系列活動中,大陸方面宣佈了共計35項惠臺政策措施。2007年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大陸方面又推出了13項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2008年12月第四屆論壇舉辦之際,適逢國際金融危機襲來,大陸方面就加強兩岸合作、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宣佈了10項政策措施。去年第五屆論壇上,大陸方面針對促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又推出了涉及眾多領域的多項政策措施。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吸引力在於“實”,影響力在於“實”,凝聚力也在於“實”。本屆論壇同樣充分體現了這一要旨,其最重要背景是兩岸剛剛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最突出特點是倡導在加強互利合作中共同提升兩岸的競爭力。誠如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大會閉幕式上致辭時所説:“這在當前十分切題”。

    務實的態度,紮實的交流,堅實的推進,才有了歷屆論壇的成功,也才有了惠及兩岸同胞的實效不斷達成。

    第一次參加論壇的台灣海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孫國華説,論壇會期雖短,但成果豐富,這有賴於兩岸與會人士的充分準備和深入探討。因此,他更加相信這一平臺定能進一步擴大實際影響,發揮更大作用。

    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建強表示,本屆論壇凝聚了兩岸各界對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儘早生效執行的期待,達成的諸多共識已經具體到項目了,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他認為,論壇的成果也應當包括大家對未來的信心更足了。

    “全勤”參與了六屆論壇的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對論壇之“實”有著深刻感受。他認為,論壇參與界別日益擴大,反映民意基礎日益鞏固;對話議題進一步充實,表明收穫成果日益豐實;凝聚共識卓有實效,反映論壇確實扮演了“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實實在在的推手”。

    繪藍圖,擔先導,不辱使命——任重道遠厚積薄發,前瞻遠望再立新功

    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也獲得了更好的環境。在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軌道的新形勢下,這一交流對話平臺繼續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更好地發揮了描繪藍圖、引領方向、提供智力支持的先導作用。

    兩年多來,從兩會制度化協商的恢復到全面“三通”的實現,從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付諸實施到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得以簽署,從深化兩岸文教交流合作到處理好台灣同胞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諸多願望已經實現,不少難題已經解決,而這些議題最早都是經由兩黨對話交流提出,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由兩岸各界進行了深入討論並取得高度共識的。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每一次民智薈萃,對兩會協商起到了鋪路搭橋的暖身功效,可以説是功不可沒。”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説,在這一平臺上,兩岸專業人士的溝通更順暢,討論更深入,達成的共識更具可操作性,形成的“共同建議”已經並將繼續為推動兩岸通過協商對話實現和平發展、互利雙贏起到基礎性的作用。

    兩岸事務經緯萬端,有待解決的問題也千頭萬緒,兩岸各界加強對話、密切溝通、凝聚共識十分重要。人們欣慰地看到,國共兩黨共同創設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始終秉持促進兩岸同胞大交流、深化兩岸經濟大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大發展的宗旨,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立於歷史大勢的潮頭,擔當時代之先導,服務同胞之福祉。

    正是本著不負眾望、不辱使命的民族責任感,第六屆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倡導以提高兩岸競爭力為核心,加強兩岸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合作,推動兩岸科技進步與創新,把握了新趨勢,體現了新視野,提出了新舉措,意義重大。

    論壇閉幕之際,又一份匯集了兩岸各界真知灼見的“共同建議”躍然呈現在兩岸同胞面前。對此,中共中央臺辦主任王毅給予了如是評價:“22條共同建議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和可行性”,發出了“重要的信息”。

    收穫成果,兩岸與會人士內心的成就感都寫在了臉上的笑容裏。即將揮別,他們更飽含對美好前景的熱切期待。

    情牽兩岸,月共一輪。

    論壇再次圓滿落幕,兩岸各界人士更加認識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事業,要使兩岸關係深化發展,取決於兩岸同胞思想認識的與時俱進,取決於兩岸雙方政策措施的推陳出新。坐言而後起行,人們也更加堅信,隨著兩岸交流合作成果不斷惠及兩岸同胞,必將促使人們觀念的轉變與更新,從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開闢更為寬廣的道路。

    “只要兩岸同胞團結奮鬥,把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無窮的創造力充分發揮出來,兩岸經濟共同繁榮就大有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大有希望,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就大有希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論壇閉幕式上的講話,道出了兩岸同胞共同的心聲、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責任。(參與采寫記者:葉前、肖思思)  

 
 
 相關鏈結
· 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圓滿閉幕
· 賈慶林出席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閉幕式並講話
· 賈慶林出席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閉幕式|開幕式
· 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 賈慶林出席並致辭
·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代表在粵參訪新産業尋求新合作
· 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將於7月8日在廣東舉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