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高原印下奉獻足跡—寫在第五批援藏幹部離藏之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17日   來源:人民日報

    火熱的7月,正是雪域高原繁花似錦的季節,也是告別的季節。第五批援藏幹部帶上各自的“成績單”和別樣的苦樂酸甜,滿懷眷念的深情,告別西藏。

    3年前的今天,中央國家機關、中央企業以及17個對口支援省市的850多名援藏幹部從繁華的都市奔赴雪域高原,用滿腔的熱血與激情,開始了他們人生中一段不平凡的援藏之旅。

    眾所週知,過去的3年,是西藏大事多、喜事多,難事也多的3年。迅速平息拉薩“3·14”事件、確保奧運聖火順利登頂珠峰、迎戰特大暴風雪和乾旱以及強震的襲擾、隆重慶祝西藏民主改革50週年和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會議精神……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西藏這樣條件艱苦和情況複雜的特殊環境中,在已樹立了無數豐碑的前輩們面前,第五批援藏幹部用智慧與才幹、奉獻和汗水在援藏事業中打下了屬於他們的烙印。

    下移下探:讀懂西藏,叩問民生,援藏向基層和農牧民傾斜

    熟悉援藏的人都知道,對口援藏啟動初期,大部分資金用於西藏城鎮和城鎮向農牧區輻射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上,而西藏80%以上的人口在農牧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在農牧區、難點也在農牧區。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中央及時作出調整,提出援藏的項目和資金要向基層和農牧民傾斜,把突出改善農牧區生産條件,改善農牧民生活作為援藏工作的重點。

    要領會中央這一決策調整對西藏全局的重大意義,唯一之途就是要讀懂西藏。誠如自治區農科院副院長尼瑪扎西説,懂民心者,得民心,讀懂西藏老百姓的心,弄明白他們的需求和意願是發展西藏、穩定邊疆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舉措之一。

    於是,援藏伊始,學習、充電就成為第五批援藏幹部們的重要“功課”。

    援藏幹部們鑽研西藏地方史和藏語口語,有關部門舉辦系列講座,邀請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就西藏經濟社會、歷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講授。

    但畢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上海市援藏幹部成立了9個調研組,深入日喀則地區61個鄉鎮和100多個地、縣單位,一口氣拿出40多份調研報告。

    海拔4770米的仲巴縣,吃的米麵也是夾生的。財政部援藏幹部、自治區財政廳副廳長文秋良忍著強烈高原反應,到鄉、進村進行調研。

    “喝了察隅水,就是察隅人。”廣東省援藏幹部、察隅縣委書記彭聰恩的這番話,在邊陲小縣察隅廣為流傳。

    ……

    對民生的疾苦有了真切的體驗,對中央的要求有了深入的領悟,援藏工作才有可靠的基礎。

    不久之後,在乃東,人們就聽到,“乃東向東”的發展口號被武漢援藏幹部們叫響。

    在札達,河北援藏幹部們倡導的“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發展旅遊,富民強縣”發展思路成為古格兒女共同的願景。

    在日喀則,青島援藏幹部們提出的“一産穩市、二産強市、三産興市”三大戰略在全市上下廣泛討論中形成了共識。

    在芒康,重慶援藏幹部們打出“特色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旅遊開發建設、重點工程建設、為民辦實事”為主要內容的“五張牌”。

    ……

    不難看出,這些思路和規劃的共同之處就是把新農村建設和改善民生放在援藏工作的首位,從突出重視城鎮建設轉向重視農牧區建設。

    在援藏重點不斷下沉的過程中,基層農牧民成為最大的受惠者。

    朗縣實施安居工程,福建的援藏幹部們組織資金1000萬元攻堅,使困難戶每戶直接補助達2.5萬元以上,並動員所在村的群眾義務投工投勞,徹底解決了全縣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

    古城昌都縣的一些鄉鎮小學設施很差。天津援藏幹部們籌集資金120萬元,建立了寄宿制俄洛鎮約美村完小和沙貢鄉溫達教學點。

    2009年,西藏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3589元,同比增長13%,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這一串令人心動的數字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援藏重點的有效轉移。

    科學援藏:破解週期性難題,立足長遠,“輸血”更要“造血”

    眾所週知,援藏有週期。怎麼能在短短的3年時間內辦成幾件群眾急需而條件又允許的事,是每名援藏幹部面對的現實問題。

    在與難題如影相伴的日子裏,忙著將援藏思路和藍圖逐一落實的援藏幹部們,嘴邊經常挂著這樣幾句“經典”的援藏語錄,令人印象深刻。

    “只有民生工程,沒有形象工程”。已是第三次援藏的自治區發改委主任金世洵深有感觸地説,援藏工作特別忌諱搞“形象工程”,不顧實際盲目求大、求快,“轟動”一時,但給農牧民群眾造成的損害卻是長久的。

    “有所為有所不為”。援藏幹部、乃東縣委書記蘇霓斌説,經濟發展一定要適合西藏脆弱的生態環境,寧可少上一些工業項目,發展慢一點,也要搞好生態環境保護。為此,乃東謝絕的工業項目不在少數。

    “用先進理念做援藏”。援藏幹部、米林縣書記劉金柱説,要用更為靈活的方式來把內地、沿海的觀念優勢、經濟優勢引到西藏來。米林縣倡導跳出米林看米林,推行項目帶動戰略,深化全民創業理念,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動米林的大發展。

    “尊重歷史著眼未來”。援藏幹部、加查縣委書記石顯銀説,制訂規劃、謀劃思路,不能搞簡單否定和一味標新立異的“創新”。加查縣在制訂援藏工作規劃時,就主動將規劃年限延伸到5年,並且還制訂了全縣中長期發展目標任務。

    “輸血更要造血”。廣東省援藏幹部領隊劉毅説,援藏是手段,不是目的。援藏幹部最重要的“造血工作”是和西藏幹部一起找準適合當地發展的路子,並帶起一支適應當地發展要求的幹部隊伍,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這幾條是援藏幹部們3年的經驗之談,點出了我們稱之為‘科學援藏’理念的基本內涵,這也正是破解援藏週期性難題的法寶。”援藏幹部總領隊許鵬説。

    在號稱“武漢市最遠縣”的乃東,蘇霓斌和當地幹部一道看準了適合乃東發展的路子——農牧結合的循環生態農業,把乃東的有機蔬菜、優質奶源輸向全國。

    乃東縣機關服務中心司機旺堆現在還記得,3年前他開車迎接武漢市第五批援藏幹部時,只見每人拎著一個超大的行李箱。以為行李箱裏塞滿衣服的旺堆後來才知道,裏頭裝的是良種奶牛冷凍精子!2008年,乃東縣試行奶牛改良並獲得成功。

    現代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多年援藏經驗表明,援藏不僅要讓百姓們住上好房子,過上較高品質的生活,還要在實施項目建設的同時,挖掘和保護藏文化。

    2009年3月,《拉薩市城市總體規劃》獲得國務院的批准,這個廣受外界好評的城市規劃凝聚著江蘇省援藏幹部們的心血。援藏幹部、拉薩市副市長李侃楨介紹,規劃確立了建立市域、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文物古跡4個層次的保護體系,還將非物質文化遺産納入保護範疇。

    今年5月,福建投資500萬元援建的“尼洋閣”開館,這是首座藏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米林縣專門投入援藏資金,實施全國人口較少民族珞巴族文化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援藏隊員們組織編撰的藏文版縣誌也已通過評審,同時還完成了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申報。

    福建援藏幹部領隊陳秋雄説,通過保護、弘揚民族文化,不僅能全面正確地反映黨和國家的援藏態度,以鐵的事實回擊達賴集團“西藏文化滅絕”的謬論,更重要的是增強了西藏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意義十分深遠。

    嚴於律己: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清貧,沒有官架子勇於扛擔子

    援藏面臨的另一難題來自幹部自身,地方援藏幹部來自17個對口支援省市,一個省的援藏幹部來自不同的地區。這就容易造成幹部管理中的三個“不太”現象,即派出單位不太方便管,受援單位不太好管,個別幹部不太服管,同時中央機關援藏人數多,職級高,工作單位分散,管理的難度也較大。

    “命嚴方可以肅兵威,令重始足於整綱紀”。第五批援藏工作隊自覺通過完善制度加強自我管理,他們協助自治區黨委組織部修改完善了《對口支援西藏幹部管理辦法》,建立健全了援藏幹部請銷假制度、重大事項彙報制度、談話制度等;同時修改和完善援藏幹部考核制度,要求援藏幹部與在藏幹部同等考核,不搞特殊化。

    中央國家機關援藏工作隊成立了自我管理領導小組,把中央援藏幹部分成了11個活動小組,挑選具有一定管理經驗和威信的同志擔任各組的組長,負責分組聯絡和管理。同時還設立了綜合宣傳、衛生保健、紀律安全等7個工作小組,負責從不同的方面開展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

    17個支援省區的領隊,則被賦予了很多組織管理的權限。與中央國家機關援藏工作隊相似,各援藏工作隊也根據自身實際制定了人事、項目、資金等管理細則,對援藏幹部從嚴要求。

    湖南省援藏幹部、隆子縣委書記華學健在藏工作6年,從未進過娛樂場所,從不插手招投標業務,項目一律由分管領導嚴格把關,並堅持專項資金專戶管理,嚴格監督。6年來,他曾多次拒收包工頭的紅包和禮金,嚴詞拒絕了跑官要官的幹部職工,“鐵面書記”聞名遐邇。

    黑龍江省援藏幹部、日喀則地委組織部副部長盧波,擔任仁布縣姆鄉水利工程總指揮時,管理著近1500萬元的項目。其間,不少人跟他套近乎,更有人深夜敲開哈爾濱盧波的家,留下一張豹皮就走。這些都沒有撼動盧波的信念。“贏得一個從容自在的身心,勝過貪官污吏的膽戰心驚。”個人節操背後也彰顯出管理的力量。

    3年來,第五批援藏幹部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清貧,沒有官架子勇於扛擔子,贏得了西藏廣大幹部群眾的充分信任和肯定。

    牢記使命: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降標準,一串又一串援藏幹部的足跡豐富著西藏團結奮鬥的歷史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這就是聞名四海的“老西藏精神”。

    人沒有一點精神是不行的。第五批援藏幹部從踏上雪域高原的第一刻起,就自覺把傳承“老西藏精神”作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有援藏幹部用“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降標準,樸樸實實做兒女,認認真真幹工作”這4句話來概括新時期的援藏精神。

    “20萬元買一顆援藏縣委書記的人頭!10萬元買一顆其他援藏幹部的人頭!”這是拉薩“3·14”暴力犯罪事件之後,“藏獨”分子發出的叫囂。這種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發生在入藏工作不到半年的第五批援藏幹部身上。

    拉薩市曲水縣的周廣智等3名江蘇省援藏幹部立即取消了休假,提前回到工作崗位。他們親臨維穩第一線,調整工作方針,逐步由被動防守向主動出擊轉變,連續幾天幾夜沒合眼。西藏日報副總編輯、人民日報社援藏幹部崔士鑫返回拉薩後,顧不上高原反應,當晚就開始值夜班,在短短十天內,連續撰寫了4篇評論員文章,向外界揭露達賴分裂勢力煽動拉薩“3·14”事件的險惡用心。

    大風呼嘯,嚴寒徹骨,通訊中斷,公路阻斷……2008年10月26日,突如其來的山南雪災,把5縣3000多牧民置於冰天雪地的困境。安徽、湖南、湖北的援藏幹部第一時間趕赴抗災第一線,冒著生命危險,用推土機開道。援藏幹部、浪卡子縣委書記李躍雲帶領縣委、縣政府一班人週密部署抗雪救災工作。由於反應迅速、應對得當,雪災的損失被降到最低。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標準更高。浙江援藏幹部領隊吳雪華和遼寧援藏幹部領隊劉自康一個高血壓、一個低血壓,在海拔最高,最艱苦的那曲地區,他們用榜樣的力量帶出了一支過硬的援藏團隊。河北援藏幹部領隊張振縣曾援藏擔任過日土縣縣委書記,10年後再次入藏,擔任阿裏地委副書記,繼續為阿裏的穩定發展默默地奉獻。

    援藏幹部吳光政用“六個變化”概括了他們的身體狀況:頭髮白了、血壓高了、心率快了、視力降了、記憶力減退了、藥吃多了。

    除了生理上的痛苦,更為艱難的是來自心理、情感上的煎熬。

    第五批援藏幹部共有26名女同志,其中在阿裏的就有7名。“作為母親,對孩子的愧疚常常讓我從夢中醒來。”這是援藏幹部、自治區外宣辦副主任劉萱的心聲。

    3年援藏,終生援藏!援藏幹部已自覺把自己的人生和西藏的發展、穩定緊密聯絡在一起,永不分開。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曾多次動情地説,援藏幹部在艱苦的環境中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無怨無悔,默默奉獻,為西藏發展進步付出了許多辛勞和犧牲,贏得了受援地區幹部群眾的擁戴和認可。多年來,一個又一個標誌性工程支撐著西藏的發展,一批又一批援藏項目改造著西藏的河山,一串又一串援藏幹部的足跡豐富著西藏團結奮鬥的歷史,一座又一座不朽豐碑矗立在各族人民心中!

    今年6月7日,第六批援藏縣委書記培訓班在拉薩開班。又一批援藏生力軍再登高原。雄關漫道,豪情似火,人們有理由期待,在科學發展觀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會議精神的指導下,科學援藏的前景會更加美好,會更好地造福雪域高原的各族人民。(記者 張帆 賈立政 孫海濤)

 
 
 相關鏈結
· 最高法院將加強"人才援藏"彌補西藏法院人才短缺
· 第五批援藏幹部依託優勢為西藏引進資金近37億元
· 西藏各族幹部群眾歡迎第六批援藏幹部
· 黑龍江第三批援藏幹部凱旋而歸圓滿完成援藏任務
· 鄂對口援藏工作會召開 推進受援地區跨越式發展
· 湖北對口援藏投資7億多元並啟動新一輪援建規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