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7月22日電(記者 駱國駿、李俊義)7月22日,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在全國公映,這座曾經歷經災難的城市再一次受到關注。30多年前的大地震,將唐山這座百萬人口的城市夷為廢墟。30多年過去了,作為全國首個科學發展示範區,唐山市已經成為環渤海經濟圈中重要一環,正在實現著城市騰飛的夢想。
“如果説震後重生是唐山第一次鳳凰涅槃,那麼現在城市轉型則是唐山第二次涅槃。”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趙勇説,“讓城市更美好,把新唐山建設成為人民群眾的幸福之都,是我們努力的目標。震後發展的實踐表明,唐山能夠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唐山特點的科學發展之路。”
從資源依賴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作為現階段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一個縮影,中國工業化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在唐山都有表現。過分依賴資源和粗放的增長方式,曾令唐山飽嘗苦澀。2004年、2007年,唐山因污染問題兩度被國家環保總局點名,甚至受到國家環保總局“區域限批”“待遇”。
“‘環境是最大的資源,生態是永久的財富’,‘金山銀山,有污染不能進唐山’。”趙勇説,“通過科學發展觀學習,這些在實踐中形成的科學理念,實實在在地落實到了實處。”
唐山市副市長辛志純介紹説,以2007年為例,唐山市拒絕了60多個項目,僅曹妃甸就把100多億元的投資拒之門外。“近些年,唐山因淘汰落後産能影響GDP176億元、財政收入22億元,但換來的是水變清了,天變藍了,環境更好了。”
儘管唐山礦産豐富,但“物盡其用”,在全國較早推廣循環經濟。曹妃甸是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中唯一新建項目,司家營鐵礦、三友化纖、開灤煤化工等也被列入國家和省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與首鋼合作的京唐鋼鐵項目,採用220項國內外先進技術,污染零排放,節能降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唐山乃全國循環經濟的一個標桿。
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唐山不僅頒布了全國第一個《科學發展指標體系》,市委、市政府還從制度上給予保障,制定17項政策措施。全市累計建立和完善1.2萬多項制度和政策,推廣65個科學發展示範模式。
資源型城市華麗轉身
盛夏時刻,唐山市南湖公園,碧波盪漾,遊人如織。這個被稱為唐山“綠肺”的公園佔地面積30多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就達11.5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西湖大。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滿眼是綠的地方,幾年前還是人跡罕至的採煤沉陷區,被稱為唐山的“龍須溝”。
唐山因煤而建,依鋼而興。資源型城市特點,重工業産業格局,給城市打上了深深烙印。結合資源型城市轉型,唐山建設史上一個又一個大手筆付諸實施:
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震後30多年,唐山投入數千億元改善生態環境。僅近3年就關停1504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對重點領域的4591家企業進行了綜合整治,並逐步搬遷市區企業。2009年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329天。
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搬遷軍用機場,建設23平方公里的現代化標誌性新城區鳳凰新城;向採煤沉陷區進軍,規劃91平方公里的南湖生態城,打造集旅遊度假、文化創意、高端服務、住宅開發多種功能的中心城區;依託民用機場,建設20平方公里空港城,發展現代物流業和高新技術産業;在沿海荒灘上建設“未來之城”曹妃甸國際生態城,應用141項生態城市指標,打造一個低碳宜居城市樣板。
豐富城市形態內涵——震後30多年,抗震紀念碑廣場、信息大廈、渤海國際會議中心、南湖市民廣場等一個個標誌性建築拔地而起。特別是近幾年,香港嘉裏、大連萬達、新加坡和美、澳門恒和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參與城市建設;沃爾瑪、家樂福、樂購等國際零售巨頭紛紛入駐唐山。高端服務業紛至沓來,文化創意産業方興未艾。
震前唐山城市基礎設施薄弱,除了一座軍用機場,只有鐵路和公路與外界相連。如今,唐山高速公路密度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從市區任何地方,不超過15分鐘都能進入高速公路網。唐山港已與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三女河機場將開通上海、廣州、深圳、石家莊航線。
搶佔新型産業戰略高地
作為一個資源型城市,唐山卻沒有出現資源匱乏阻礙經濟發展的問題。這得益於唐山轉變發展方式抓得較早、抓得較實、抓得主動。近年來,唐山提出建設科學發展示範區的戰略構想,開始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
傳統産業優化升級。精品鋼材、裝備製造業、現代化工等七大主導産業鏈初步形成。39家地方鋼鐵企業整合為兩大集團,産業集約化程度明顯提高。
新興産業快馬加鞭。生物醫藥、新能源、環保等新興産業形成“三足鼎立”格局。風力發電、海水淡化、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激光電視、無人駕駛飛機、無人駕駛汽車等“非傳統”項目相繼落地生根。
科技創新搶佔“制高點”。啟動“三百計劃”,培育100種優質、高附加值、有市場需求的新産品;用100項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培育引進100名産業結構調整領軍人才。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連續三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
生産力佈局向沿海轉移。北方深水大港曹妃甸,已經成為環渤海地區的“耀眼明珠”,吸引世界越來越多的目光。包括曹妃甸新區、樂亭新區、豐南沿海工業區和蘆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內的唐山灣地區,産業規劃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里,經濟總量、財政收入、新增投資佔唐山的30%、28%和63%。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唐山灣經濟區的經濟總量將佔到唐山的一半,相當於再造一個新唐山。
昔日讓唐山人引以為榮的原煤産品、礦山機械、蒸汽和內燃機車、普通鋼材等工業産品,已被時速350公里動車組,礦用搶險探測機器人,中低速磁懸浮列車、純電動汽車、高品質汽車板和造船用鋼等取代。近年來,唐山工業創下多個國際國內“之最”,印證了從“唐山製造”向“唐山創造”的嬗變。